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球上的大气 >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 > 逆温现象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85 引用次数:175 题号:17625041

如果对流层大气出现“上热下冷(即随高度上升,气温也上升)”现象时,空气对流运动减弱,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这种现象称为逆温。有人说,逆温是雾霾的帮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上图中,出现逆温现象的大气层次是(     
A.①B.②C.③D.②③
2.对于逆温现象的意义论述正确的是(     
A.出现晴好天气,交通能见度更好B.高空出现逆温层不利于飞机飞行
C.污染物不容易扩散,加重雾霾天气D.逆温现象可以增加沙尘暴现象的出现
【知识点】 逆温现象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风、霜、雨、雪等天气过程发生在(     
A.A层B.B层C.C层D.A层和B层
2.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过多紫外线伤害的物质主要存在于大气圈中的(     
A.对流层B.平流层C.电离层D.高层大气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增,对流运动显著
B.A层集中了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水汽与固体杂质
C.B层存在一个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
D.C层有利于高空飞行,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
2022-10-21更新 | 43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2】晴朗无风的夜晚,地面因辐射而失去热量,近地面大气层冷却强烈,较高大气层冷却较慢,气温从地面开始向上递增,称为辐射逆温。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a表示辐射逆温形成前的气温垂直分布,一般出现在午后;b表示辐射逆温形成后,一般出现在黎明以前。则c出现的时间最可能是(     
A.上午B.正午C.傍晚D.凌晨
2.逆温的影响有(     
①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②破坏臭氧层   ③抑制沙尘暴的发生   ④减轻山区农作物冻害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臭氧总量的减少,带来的后果有(     
①土壤酸性增强,文物古迹受腐蚀   ②太阳辐射增强,利于林木生长   ③患白内障和皮肤癌的人数增加   ④对生态环境和农业造成破坏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023-01-06更新 | 175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图中M沙漠平均海拔较高,是世界上最干旱、狭长的沙漠,被称为世界的“干极”,其西部边缘的海岸地区常常形成浓厚的海雾,却无法形成降水。完成下面小题。


   
1.M沙漠沿岸海域海雾最为严重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日出后M沙漠沿岸海域海雾逐渐飘向内陆,主要是因为(     
A.对流运动旺盛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盛行西风吹拂D.近地面产生逆温现象
2023-06-21更新 | 39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