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 主要自然灾害 > 地质灾害 > 泥石流、滑坡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15 引用次数:191 题号:17670432

贡嘎山东坡的磨西河流域位于大渡河右岸,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西南部,流域面积904平方千米,冰碛物众多。泥石流是目前流域内最主要的环境地质问题,为了解该地冰碛物土体启动形成泥石流的过程、某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图),试验水槽的阀门可控制启始冲刷径流流量,试验段水槽为透明玻璃水槽,可调节坡度,接收装置位于试验水槽底部,收集冲刷后土体,便于计算泥石流冲出规模。试验所用的土体均取自磨西河流域天然含水状态下的冰碛土。据此完成问题。



1.该试验可以模拟(     
①不同降水强度下泥石流的启动时间②不同地质条件下冰碛土的形成过程
③相同坡度不同降水强度的泥石流规模④相同降水强度不同坡度的泥石流产生过程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为了达到该泥石流启动模拟实验的目的,需要观察记录的内容主要有(     
①启动径流流速②实验用水量③冰碛土颗粒启动时间④径流的浑浊程度
⑤冲刷后的沟道形态⑥泥石流冲出规模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⑥C.①③⑤⑥D.①②④⑥
3.试验中,当沟床进入沟道径流冲刷阶段以后,沟床冰碛土遭受侧蚀和掏蚀为主的大规模破坏,下列实验过程示意图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
C.①②④③D.②③①④
【知识点】 泥石流、滑坡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困难 (0.15)
名校

【推荐1】某校学生利用河道模型、饮料瓶、沙子和水进行“流水作用与河流地貌”的实验。学生们先将颗粒大小不均的沙子均匀铺在河道的上部,然后将饮料瓶口对淮河道上部中间位置,匀速将饮料瓶中的水倒入河槽。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本次实验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实验过程中(     
A.颗粒最大的沙子最先被搬运,最后堆积B.颗粒最小的沙子最先被搬运,最先堆积
C.水流越快,丁处堆积的沙子越粗D.水流越少,丁处堆积的沙子越粗
2.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模拟河流的上游河段,常见v形峡谷地貌B.丙处最适宜发展聚落
C.模拟河流的中下游河段,以下蚀作用为主D.乙处适合修建河港
3.在泥石流的防治措施中,以下具有长期效益的措施是(     
A.修筑永久性的钢筋混凝土防护结构B.种植草皮、造林护林
C.放弃在泥石流地区居住和建造工程D.在地表铺盖黏土,防止雨水渗入
2021-10-10更新 | 746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困难 (0.15)
名校

【推荐2】德达古滑坡是位于四川省巴塘县德达乡的一个大型古滑坡,滑坡地形呈陡--陡折线形。德达古滑坡是在断裂活动、降雨入渗、河流侵蚀等多种因素作用下形成的,原始斜坡结构较为破碎的岩层岩土体在强震作用下沿着节理裂隙面发生崩解-滑动-堆积-堵江-溃决灾害链事件,滑坡堆积稳定之后,在重力作用、降雨入渗、河流侵蚀等长期作用下,滑坡发生浅层滑动、前缘复活变形等迹象。在堰塞湖形成到溃决的过程中,随着水位和流速的变化,巴曲河床断面形态也会发生变化。下图为德达古滑坡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德达古滑坡形成过程是(     
A.①—②—④—③B.①—②—③—④C.④—①—②—③D.④—①—③—②
2.目前德达古滑坡仍处于蠕滑变形阶段,推测导致其滑动可能性最小的是(     
A.降雨入渗B.河流冲刷C.风化作用D.重力因素
3.在堰塞湖形成到溃决的过程中,巴曲河床断面形态发生的变化主要有(     
A.初期,上游河床变窄B.中期,上游河床淤高
C.中期,河流流速加快D.后期,上游河床变浅
2024-03-17更新 | 66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困难 (0.15)
名校

【推荐3】下图为“我国南方某河流域内突发自然灾害后的两个观测点横截面河床形态和水深示意图”,灾害过后一段时间,两观测点水深基本恢复正常。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引发该河段两观测点横截面水深骤变的原因是(     
A.上游大坝决口溢洪B.地震迫使河流改道C.滑坡土石阻塞河道D.强降雨致山洪暴发
2.此次灾害发生点可能位于(     
A.该河段下游B.两观测点之间C.观测点1D.观测点2
3.灾害发生时,下游地区最先采取的减灾措施是(     
A.转移沿岸居民B.清理河道淤泥C.拦蓄河水防旱D.开挖渠道引流
2021-05-13更新 | 169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