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球上的大气 > 大气的受热过程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8 题号:17695397

读大气中主要热力作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     
A.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大气辐射、地面辐射
B.大气削弱作用、地面辐射、大气吸收、大气逆辐射
C.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太阳辐射
D.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
2.与“月夜苦寒”密切相关的环节是(     
A.甲B.乙C.丙D.丁
3.和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密切相关的环节是(     
A.甲B.乙C.丙D.丁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1】下图为位于西安市长安区的除霾塔(太阳能城市空气清洁系统),主体由高60米、直径达10米的空气导流塔及集热棚(夜晚可将储存的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对集热棚内加热)两部分构成。集热棚顶部由玻璃组成,地面上铺鹅卵石。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符合“除霾塔”内外空气运动特征的是(     
A.B.C.D.
2.关于“除霾塔”工作叙述正确的为(     
①阴雨的白天除霾效率高②鹅卵石可以促进棚内升温
③晴朗的夜晚除霾效率高④鹅卵石可减小棚内日温差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4-01-27更新 | 37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随着我国交通建筑技术的进步,隧道的修建日趋普遍,下图示意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记录的学校周边一隧道内部和外部、1月和7月平均温度日变化。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表示7月隧道内气温日变化的曲线是(     
A.①B.②C.③D.④
2.此隧道(     
A.气温日较差内部比外部大B.午后的内外温差最大
C.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D.15时太阳辐射量最大
2021-11-03更新 | 160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山东青岛近海区域,是我国海雾多发区。当气团移动至海面时,若气温低于海温时,易形成蒸发雾;若气温高于海温时,易形成冷却雾。下图示意该地一年的雾日里气温与海温的关系。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该地最容易出现雾日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据图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当气温为20~25℃,蒸发雾多于冷却雾②当气温为20~25℃,蒸发雾少于冷却雾③当海温为20~25℃,蒸发雾多于冷却雾④当海温为20~25℃,蒸发雾少于冷却雾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关于蒸发雾的形成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A.海面蒸发水汽遇冷空气凝结B.出现大气逆温扩散条件较差
C.暖湿空气受热上升冷却凝结D.水汽受冷海面影响凝结成雾
2021-11-20更新 | 42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