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区域发展 > 区域可持续发展 >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 荒漠化 > 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287 题号:17723944

土壤风蚀是风力作用导致表土物质脱离原空间位置的过程。土壤风蚀的一个重要效应是粉砂细颗粒级被风力和沙尘暴吹离地表,在当地形成沙漠化土地。下图为2000多年来我国东部季风边缘区沙尘暴与夏季风强弱的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区可能位于(     
A.亚热带季风区与温带季风区界线附近
B.400毫米等年降水量线附近地区
C.旱作农业与季风水田农业分界线附近
D.干旱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界线附近
2.可以根据图文信息得出的结论是(     
A.沙尘暴增加是因为亚洲季风增强导致流水侵蚀加剧
B.沙尘暴减少是因为亚洲季风减弱导致风力侵蚀减弱
C.中国季风边缘区人类活动对地表影响超过自然过程
D.中国季风边缘区气候变化是沙尘暴变化的主导因素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读下图,完成下题。

a地区利用草方格沙障治沙工作卓有成效,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沙障可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但不能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
B.草方格沙障能大量吸收地下水,促进植物生长,固定沙漠
C.利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扎设方格状的挡风墙是因地制宜治沙的典型
D.沙障固沙成本低,应大规模推广
2017-11-03更新 | 14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荒漠化状况图”。读图回答下题。

下列对图中荒漠化扩展及治理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华北大部分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
B.荒漠化正向东、向北推进
C.土地荒漠化的扩展与冬季风有关
D.在绿洲内部采取封沙育草等工程措施进行治理
2017-04-02更新 | 193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3】毛乌素沙地(图中②地)位于黄河南岸,历史上水草丰美、牛羊成群。后来因过度开荒放牧,最终风沙肆虐,草原退化为荒原。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几代人的治理,如今的毛乌素腹地,草木葱茏,绿色已成主色调。塞罕坝(图中①地)历史上被称为“千里松林”,后期因掠夺性的采伐和农牧活动,树木被采伐殆尽,变成了沙地荒原。通过塞罕坝两代人近50年的艰苦奋斗,森林覆盖率提高到80%。“女人们将麦草均匀地铺在沙子上,男人们拎起铁锹把麦草从中间扎下去,入沙10厘米,露出30厘米左右。草扎直立,横竖成行,间距1米。”这描写的是“腾格里沙漠(图中③地)进行的某种治沙措施。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图和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中①②③地治理荒漠的措施合理的是(     
①地----植树(生物措施)②地----种草(生物措施)③地----草方格沙障(工程措施)
A.只有①地措施是合理的B.只有②地措施是合理的
C.只有③地措施是合理的D.①、②、③地措施都是合理的
2.塞罕坝、毛乌素沙漠和腾格里沙漠选择不同治沙方法,主要考虑(     
A.热量条件不同B.年降水量差异C.土壤质地不同D.沙化成因各异
2023-05-24更新 | 7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