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8 题号:17725633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狼毒,多年生草本植物(下图)。多生长在海拔2600-4200米干燥而向阳的高山草坡,在我国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均有分布。狼毒的根、茎、叶均有较大毒性。狼毒的扩散呈现零星出现、斑块分布、大规模蔓延等不同阶段,常被牧民当做草原退化的“预警”物种。现在人们可以用狼毒制成治疗疥癣、癌症的药物或杀虫剂、灭鼠药等。



(1)根据狼毒的分布推测其生长环境特点并说明依据。
(2)针对狼毒扩散的不同阶段,请提出合理的治理或利用措施。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海湖,地处青海高原的东北部,西宁市的西北部,是我国第一大内陆湖泊,也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面积达4456平方公里,平均深约21米多,最大水深为32.8米。青海湖湖水来源主要依赖地表径流和湖面降水补给。青海湖藻类物质繁殖,鱼类资源十分丰富,以盛产湟鱼而闻名。每年3-4月,从南方迁徙来的雁、鸭、鹤、鸥等候鸟陆续到青海湖开始营巢;5-6月间鸟蛋遍地,幼鸟成群,热闹非凡,声扬数里,此时岛上有30余种鸟,数量达16.5万余只;9月底开始南迁。
根据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最新遥感监测数据表明,2011年9月,青海湖面积为4353.72平方公里,增加了32.65平方公里,较2001年以来10年同期平均面积增加了76.31平方公里,与面积最小的2004年相比,面积增加了109.22平方公里,达到近11年来的最大值,连续7年呈递增态势。

(1)分析青海湖鱼类资源丰富的自然原因?
(2)分析候鸟在青海湖繁殖的自然条件?
(3)从2001年-2011年期间青海湖湖泊面积扩大的原因?
(4)分析青海湖地区交通对分布聚落的影响?
2016-12-12更新 | 35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雾凇,俗称“树挂”,是水汽接触到地表物体上的凝结核发生凝华的过程。在湿润和半湿润区,由于水汽充足,一旦遇到冬季降温和适度风速等气象条件,便很容易形成雾凇。雾凇并不只出现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在我国西北极度干旱的沙漠戈壁中也会出现雾凇。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中央,荒漠植被较茂密,是我国唯一冬季存在稳定积雪覆盖的沙漠(下图),冬季常出现雾凇现象。

(1)说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冬季经常出现雾凇的原因。
(2)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沙垄看到的雾凇,垄上植物枝条的雾凇要多于垄间植物,对该现象做出合理解释。
(3)有人说,雾凇对于维持当地生态系统平衡有重要意义,说明其合理性。
2024-05-24更新 | 3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美洲中部地区常年受东北信风控制,冬半年该地区频繁受冷空气影响。下图示意2000年1月一次冷空气南下过程中,美洲中部附近海洋表层风场和海平面气温分布。



(1)说明地形对美洲中部地区降水区域差异的影响。
(2)与周边海域相比较,M、N两海域风力较____(强或弱),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
(3)与周边海域相比,M、N两海域表层水温较低。说明M、N两海域表层水温较低的原因。
2024-03-02更新 | 3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