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区域产业活动 >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 农业的区位选择 >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 农业区位因素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55 题号:1787798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宣威(25°53′N~26°44′N,103°35′E~104°40′E)为云南省曲靖市所辖一个县级市,位于云南省东北部,东与贵州省盘州市接(如图所示)。宣威地处云南高原东北部,为云南高原向贵州高原过渡的斜坡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高山深谷纵横交错,海拔高差大。主要气候特点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材料二“紫云宝”土豆俗称乌洋芋,是云南特殊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地方特色马铃薯品种,是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宝山镇的特色农产品之一。“紫云宝”土豆性喜温凉,喜光,喜湿怕涝,生长的适宜温度是16℃~22℃。据闻它土生土长在宣威的高寒山区已有几百年的历史,这些山区几乎与世隔绝,地质条件较好,土壤中多含硒、锌、钼。宣威“紫云宝”土豆异于寻常马铃薯,与之相比,它不但味道更可口,而且含有更丰富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花青素含量高,其营养价值更高,因此被誉为“薯中之精品”“薯中之王”。

“紫云宝”土豆比较“娇气”,不能接受任何激素和化肥,只靠土壤本身和农家有机肥的滋养,因此个头不大但却是真正的有机绿色食品。宣威“紫云宝”土豆曾荣获中国(广州)国际食品工业展览会“金奖”,一时间声名大噪。2007年,宝山镇注册了“紫云宝土豆”商标,特色薯品牌得到认证,许多客商慕名收购,产品销往广州、上海和四川等地,供不应求。

材料三20世纪九十年代前,“紫云宝”土豆用来喂猪,少量做菜,农户自产自销,商品率低,产量产值低。经过几十年打拼,“紫云宝”土豆从一些客人反映“黑乎乎的不能吃”,到被誉为薯中之精品而供不应求,种植面积、产量产值迅速攀升。近年来,宝山镇推进产业扶贫,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因地制宜,规模化发展高山“紫云宝”土豆产业,加大科技投入,优化其品种品质,当地农户借助“紫云宝”土豆实现致富梦。


(1)根据材料分析宣威宝山“紫云宝”土豆品质优良的原因。
(2)从农业区位因素角度分析宣威发展“紫云宝”土豆产业的有利条件。
(3)请你为宣威“紫云宝”土豆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下面图甲为青藏高原部分地区等积温线(单位:℃)分布图,图乙为该地区年等降水量线(单位:mm)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该区域种植业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2)分析甲农业区小麦单产高的自然原因。
(3)分析乙农业区成为世界海拔最高的水稻种植区的原因。
2018-01-21更新 | 23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伊朗——古老而广阔的“欧亚陆桥”。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伊朗地处西亚心脏地带,是一个高原和山地相间的国家,平均海拔在900~1500米之间。西北部多山间谷地,东部地区多荒漠、盐漠。该国的农业不发达,粮食不能自给。伊朗是世界上最大的藏红花(藏红花喜光、耐旱、忌涝)生产地,集中分布在马什哈德地区,占全球总产量的70%~80%。

材料二:伊朗石油资源丰富,大多以海运出口。2019年2月其汽油生产的供应实现了自给自足。图为伊朗石油化工产业链(部分)示意图。

材料三: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伊两国不断推进贸易互补,中国某汽车企业在伊朗建合资工厂。同时,深入研究伊朗地理环境特征,进行相应的产品测试并进行生产,成为伊朗第一大外资汽车企业。

(1)制约伊朗农业粮食不能自给的因素是(     
A.光照不足B.热量不足C.耕地不足D.劳动力不足
(2)伊朗是世界上最大的藏红花生产地,集中分布在马什哈德地区,该地区的地形为____,其有利于藏红花种植的自然条件有____
(3)伊朗的石油资源丰富,相比管道,该地选择海运出口石油资源,主要理由是(     )(多选)
A.运量大,运费低B.初期建设成本低C.不受天气影响D.速度快
(4)从产业链的角度,分析石油资源对伊朗农业生产的积极作用。
(5)中国某汽车企业在伊朗建合资工厂考虑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A.科学技术B.市场C.交通D.能源
(6)分析为适应伊朗当地不同的自然环境,某汽车企业应优化汽车的哪些性能?

材料四:日晷是古代的一种测时工具,其原理是利用太阳照射下物影的移动来指示时间。日晷由晷盘和晷针组成,一般可分为赤道日晷、地平日晷等。赤道日晷的晷面与地球赤道面平行,晷针垂直穿过晷盘中心,如图所示。

(7)若图示日晷由上海移至德黑兰使用,晷面与地面的夹角应(     
A.增大B.减小C.不变D.按照日期来调整
(8)德黑兰夏半年晷针投影的移动方向正确的是(     
A.B.
C.D.
2023-07-11更新 | 19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雅江县(位置见图a、b)是国家级藏族贫困县,牙衣河乡位于雅江县南部,地形以高山河谷为主,植被具有森林—灌木—草甸的地域分异规律。为响应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当地政府以财政补贴、技术指导的形式积极向农户推广日光温室(不需人工增温)项目,建成的日光温室规模均很小且设施简陋,所产蔬菜以自给为主。由于增强采光是建造日光温室的关键性技术,该地日光温室建造设计方案均选择坐北朝南、东西延展,并保持西偏北8°左右的角度。图c示意该地日光温室设计图,其两侧和背面为砖石墙体,前侧弧形斜坡面为薄膜等透光材料。

(1)该地日光温室采用上述建造设计方案有利于增强采光,请说明理由。
(2)该地日光温室生产的蔬菜以自给为主,请分析原因。
(3)有人认为日光温室项目对促进牙衣河乡农业发展和农户脱贫的作用不大。请你依据牙衣河乡的地形和气候条件,提出促进当地农业发展、农户增收的可行性措施。
(4)该地曾尝试将少部分富足的蔬菜外运至成都销售,但成本太高,请从交通运输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2019-07-27更新 | 23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