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外力作用 > 喀斯特地貌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9 题号:17890399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乌江为贵州省第一大河、长江上游右岸支流,古称黔江。乌江水系呈羽状分布,流域内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质专家曾断言,乌江流域因为处在喀斯特地貌区而不适合修建水库,但是在流域内却有大大小小数十座水库。近些年来,贵州省政府大力开发乌江流域,经济取得较快发展。

(1)分析乌江流域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2)分析喀斯特地貌区修建水库的不利条件。
(3)针对乌江流域的现实情况,请您为乌江流域的综合开发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十八洞隐藏于莲台山之中,是湘西地区喀斯特地貌中的大型岩溶混合洞穴,被誉为“亚洲第一奇洞”,十八洞村也因此而得名。该村隶属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部,武陵山脉中段,湘黔渝交界处,人称“一脚踏三省”、“湘楚西南门户”,全村由四个相邻苗寨组成,截至2013年贫困率高达57.7%。中国城科院通过战略合作,把十八洞村从精准扶贫的样板建设成为乡村振兴的样板。由十八洞村全体村民共同参股和苗汉子合作社合作,在十八洞村境内流转30亩土地,建设精品猕猴桃产业示范基地,直接带动十八洞村225户村民930余人人均年增收0.5万元以上。如今,特色种植、养殖初具规模,乡村旅游热火朝天,电商扶贫正在起步,十八洞村激活了自我“造血”功能,顺利脱贫摘帽。下图为十八洞村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   下图为十八洞村简图和湖南省地形图


材料三 十八洞村耕地信息数据统计

组名

户数(户)

田块数

水田数

旱地数

实测总面积(亩)

水田面积(亩)

旱地面积(亩)

1组

56

583

232

351

462.83

295.01

167.82

2组

38

472

196

276

333.37

204.21

129.16

3组

28

281

100

181

231

130.35

100.65

4组

44

252

191

61

320.6

275.4

45.2

5组

31

263

151

112

289.36

213.74

75.62

6组

28

189

131

58

173.65

141.21

32.44

合计

225

2040

1001

1039

1810.81

1259.92

550.89

资料来源:花垣县双龙镇十八洞村委会


(1)简析该地石灰岩由岩石到溶洞的形成过程。
(2)简述十八洞村贫穷的原因。
(3)根据材料信息,说明十八洞村脱贫致富对我国其他贫困农村地区发展的启示。
2021-08-13更新 | 11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自然界鬼斧神工,形成了许多天然的“桥”,图1是由侵蚀作用形成的几座“天生桥”。

材料二:图2为我国政区简图。




(1)图中四座“天生桥”可能出现的位置对应图中甲、乙、丙、丁的相应次序为:黄土桥____;海蚀桥____;喀斯特溶蚀桥____;风蚀桥____
(2)塑造④风蚀桥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
(3)图1中所示四个地区中水土流失问题最严重的是____
(4)图中戊河流入海口常见的地貌是____,其成因是____

(5)地貌上看甲图是____,乙图是____,二者都是河流____地貌。
(6)甲、乙两地貌在丙图中均有分布,则甲在____处分布,乙在____处分布。
2023-02-12更新 | 1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图为某区域河流流域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河流对地表形态有显著的塑造作用,指出三地具体的受河流影响形成的地貌名称A____B____C____
(2)图中暴雨后A处山区易发生和________(地质灾害),其产生的共同自然条件是________
(3)流水和含大量CaCO3____(岩石类型)易发育出喀斯特地貌,发育在溶洞中的地貌景观主要有________等地貌。
2020-12-09更新 | 7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