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 外力作用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58 题号:1792652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A图表示的是在________作用下形成的________地貌。
(2)B图是________地貌,往往形成于____________地区;近年由于人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不合理的活动,造成B图中的景观出现不断蔓延、扩大的趋势。治理这种危害应采取的措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等高线数值判断,C图中地形是五种基本类型中的__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岩层露头的新老关系判断,图上的地质构造是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处地形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 外力作用解读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丹霞山位于南岭南麓,山体以红色砂岩和砾岩为主,砂岩颗粒孔隙小且均匀,具有良好的渗透性,毛细作用使盐风化过程明显。该地岩石发育着形态和规模不同的风化洞穴,其中小型蜂窝状洞穴的发育最具特色。在大而深的洞穴内存在昆虫、蓝藻等生物,它们对洞穴后壁的小型蜂窝状洞穴会产生一定影响,同时也吸引着许多科考人员去洞穴内开展探洞活动。下图示意丹霞山锦江两岸的禄意堂和锦石岩洞相对位置。

(1)简述小型蜂窝状洞穴的主要形成过程。
(2)分析禄意堂崖壁小型蜂窝状洞穴难以长期保留的主要原因。
(3)简述锦石岩洞内生物对小型蜂窝状洞穴破坏和保护的途径。
(4)指出科考人员在锦石岩洞内开展探洞活动前所需准备的个人物品。
2024-05-12更新 | 19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根据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材料一:图1为某同学在我国西南地区旅游所见景观。


材料二:图2为“盾形”沙丘,图3为“新月形移动”沙丘。


材料三:图4为喀斯特地貌的演变过程,图5为云南石林。


材料四:黄土高原土层深厚,历史上曾经是森林茂密,但现在,黄土高原表面千沟万壑。下图6是黄土高原的形成过程示意图。



(1)形成材料一图1中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一般出现在河流的_____(河段),描述一下该地貌的形态特征_____
(2)在西北地区,盾形沙丘(图2)在稳定方向的西风作用下,在不考虑其他环境影响的情况下,经历一段时间的沙丘移动后,形成新月形沙丘如材料二中图3所示,图3中甲处到丁处的剖面图可能是以下三种情况中的哪一种?(     
A.B.C.
(3)材料三中,图4展示了喀斯特地貌的演变过程,图5为云南石林。云南石林属于喀斯特地貌形成过程中的哪一种地貌?(     
A.石柱B.峰林C.峰丛D.石芽群
(4)根据材料四,黄土高原上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的主导外力作用是_____;在黄土高原地区,黄土颗粒的大小从西北到东南的水平变化规律______;黄土高原地区的黄土层的形成,其主导外力作用是_______
2022-11-03更新 | 11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下喀斯特地貌是地下水对石灰岩溶蚀和堆积过程中形成的地貌类型。其中,溶洞中的边石坝地貌是在坡地或沟谷中大量结晶型钙华快速沉积而形成的小型梯田状地貌。图示意贵州某地溶洞剖面,该溶洞中有正在发育的、规模较大的边石坝地貌和块石(石钟乳下方杂乱堆积的大小不一的岩石)。



(1)分析贵州多溶洞地貌发育的主要原因。
(2)推测该溶洞甲、乙、丙、丁四处中最可能形成边石坝地貌的地点,并说明原因。
(3)分析该溶洞中块石的形成过程。
2023-03-18更新 | 8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