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5 题号:17928728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灌渠密布的河套平原是引黄河水灌溉形成的农业区,黄河水经农田灌溉后流入乌梁素海占其入湖水量的79.7%,而湖泊水体的减少主要是乌梁素海泄水闸排入黄河以及水体蒸发等。下图示意河套灌区地形图和乌梁素海面积及明水面积变化(明水面积即无水生植被覆盖的水域)。



(1)说出湖泊面积的变化特点并推测主要的原因。
(2)为抑制湖泊明水面积变化趋势,提出你的合理化建议。
(3)河套灌区出现了严重盐碱化,有人建议采用根部滴灌技术减轻盐碱化发展。请分析滴灌技术能够减轻盐碱化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读自然地理要素关联性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假如上图是我国西北地区各环境要素间的关联性,那么年降水量________,气温日较差________,土壤有机质含量________,地貌呈现________景观。
(2)请从地理环境整体性表现分析热带雨林被破坏,对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河流_______动物:_____地下水____土壤:____。
2018-01-29更新 | 4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通过洞里萨河与湄公河相通,是湄公河的天然蓄水池。洞里萨湖丰水期水深可达11米,枯水期时平均水深仅1米左右,水位线上分布着大片稻田,是闻名于世的“米仓”。洞里萨河是世界上少见的流向定期改变的河流。



(1)分析洞里萨河流向定期改变的原因。
(2)“缘木求鱼”一般被认为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但在洞里萨湖畔的树洞里,人们有时能捉到鱼。结合所学,解释这一现象。
(3)简述洞里萨湖水位季节变化对水稻种植业和渔业的影响。
2022-01-18更新 | 43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红海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地带,两侧海岸带地势陡峻。红海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域,与相邻的印度洋之间有较大的盐度差异,对沟通两水域的海峡表层海水流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尽管红海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域,但在红海周边地区利用海水制盐的盐场却并不多见。下列两幅图分别为红海周边示意图及某盐场景观图。



(1)简述红海盐度高的原因。
(2)指出轮船从红海进入印度洋吃水深度的变化,并说明原因。
2022-08-07更新 | 12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