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球上的水 > 相互联系的水体 > 陆地水体之间的水源补给关系
题型:综合题 难度:0.15 引用次数:149 题号:1794170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羊卓雍错为西藏三大圣湖之一。地质时期曾为外流湖,湖水流入雅鲁藏布江,后来由于地壳运动,湖水退缩,成为内流咸水湖。长期从事青藏高原湖泊考察研究的考察队发现,2002年之前羊卓雍错还在萎缩,然而自2003年起,湖面快速扩大。这一现象遍及高原众多湖泊,考察队首先在藏南观测到湖面扩大,接着在藏东、藏西、藏东北均发现湖面扩大现象。



表 羊卓雍错流域每10年平均气温和平均降水量变率表
时间平均气温变率(℃/10年)平均降水量变率(mm/10年)
1961-2005年0.253.5
1981-2005年0.3434.2

(1)羊卓雍错湖泊水位呈现出周期性涨落现象,指出其水位周期性涨落的规律。
(2)联系地质作用原理和水循环原理,分析羊卓雍错变为咸水湖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困难 (0.15)
名校
【推荐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海南潭丰洋湿地位于南渡江西侧,北距海口主城区约30千米。湿地内每年会出现“水退为田、水漫为洋”现象,千百年来形成了“有田种田、靠洋打鱼”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1988年海南建省后,海口市常住人口迅速突破百万,自然湿地逐渐被开垦为农田、水产养殖场并修建道路、水利工程等,“靠天吃饭”的历史得到改善;2017年湿地升级为省级湿地公园,实施土地整治生态化与湿地保护协同共生的“湿地+特色农业+旅游+自然教育”发展模式。

材料二 图示意潭丰洋湿地周边地理环境



(1)指出潭丰洋湿地形成于南渡江西侧且面积较大的地形原因。
(2)推测“有田种田”农业生产方式的时间安排,并说明理由。
(3)材料中阐述该湿地经历了两次农业生产方式变化,第一次是1988年海南建省,第二次是2017年升级为省级湿地公园。任选一次变化,对产生该变化的理由作出合理解释。
2023-03-22更新 | 698次组卷
综合题 | 困难 (0.15)
【推荐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艾比湖流域(见图1)位于天山北麓,湖盆南、西、北三面环山,西北方向是著名的阿拉山口,山口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形成落差较大的狭长谷地。艾比湖流域内气候干燥,年平均降水量不足200mm,降水区域差异较大,多大风,以偏西风为主。

某科研小组为了探究沙丘形态演变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在艾比湖流域东南部选取了一块样地,该样地发育有典型的、形态各异的抛物线状沙丘。沙丘平面形态为迎风向开口的U形或V形(见图2),沙丘由两翼及凹凸状丘体组成,其中,两翼附近生长着较密集的梭梭(一种生长在沙漠中的中深根系小乔木)。



(1)说明艾比湖流域偏西风强劲的原因。
(2)研究发现,艾比湖东南部样地沙漠地带水源充足,梭梭生长密集。试分析该地带水源充足的原因。
(3)分析梭梭覆盖度在抛物线状沙丘形态演变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4)有观点认为抛物线状沙丘未来会因遭受吹蚀而断裂,逐渐发育为纵向沙垄。请你为该观点提供合理解释。
2023-10-07更新 | 1336次组卷
综合题 | 困难 (0.15)
名校
【推荐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为青海湖的地理位置


材料二   青海湖形成初期,通过倒淌河与黄河水系相通,后逐渐演变为咸水湖;现在青海湖平均深度18米;青海湖流域夏季风力最小,表层水温平均为16℃,底层水温平均为9.5℃;秋季风力开始逐渐增大,水温分层现象逐渐消失。


(1)依据材料二,说出两条青海湖由淡水湖演变成咸水湖的原因。
(2)结合材料,分析青海湖底层和表层水温差异在秋冬季节变小的原因。
2023-01-20更新 | 13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