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城市与乡村 > 城乡空间结构 > 城市和乡村的形成和发展 > 城市和乡村区位因素
题型:选择题-选择题组 难度:0.4 引用次数:293 题号:17953131

从里海东岸到河西走廊的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公元前4000年以来,沿线的环境演化和农业文明变迁明显。通过考古发现的不同年代相关证据,可用于探索丝绸之路沿线东西方物质交流和文化融合及其进程。丝绸之路沿线的粮食作物主要是粟黍、大麦和小麦。粟黍原产于我国黄河流域,大麦、小麦是西亚驯化的生物。丝绸之路沿线的新疆巴里坤湖是东天山北麓的高原湖泊,面积最大时达800多平方千米。下图示意不同年代丝绸之路沿线小麦,粟黍出现的频率和巴里坤湖附近遗址数量、有机质含量及湿度的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丝绸之路沿线东西方文明交流融合进程加速最明显的时期是(     
A.公元前4000年一公元前3000年B.公元前3000年一公元前2000年
C.公元前2000年一公元前1000年D.公元前1000年一公元元年
2.下列关于从里海东岸到河西走廊的丝绸之路农业文明变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公元前2000年之前丝绸之路沿线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B.公元前3000年之后丝绸之路沿线农业以种植业为主
C.公元前2000年之后丝绸之路逐渐形成粮食与畜牧相混合的绿洲农业
D.公元前3000年之前丝绸之路沿线种植业主要受西方的影响
3.在巴里坤湖附近发现的遗址中,公元前1000年一公元元年期间的遗址较多且数量稳定,推测其原因有(     
①丝绸之路沿线小麦、粟黍种植面积大,食物供应充足
②位于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交通方式的巨大革新使运输更便利
③位于迎风坡、降水较多,天山积雪融水较多,水源较充足,湿度较大
④植被覆盖率较高,风沙少;土壤较肥沃,环境稳定性较好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相似题推荐

选择题-选择题组 | 较难 (0.4)

【推荐1】传统乡村聚落多呈现从分散到密集的演化过程。下表示意2018年重庆市H区和江西省T县的传统乡村聚落分布特征。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聚落位置聚落密度平均间距平均规模住户数
重庆市H区32个/km²约95m0.24hm21~57户
江西省T县5个/km2约175m0.89hm26~508户
1.造成两地传统乡村聚落密度与规模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①气候②地形③河流④植被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2.下图示意两地传统乡村聚落的不同演化阶段,其中表示江西省T县密集阶段的是(     
A.①B.②C.③D.④
3.两地传统乡村聚落由分散趋向密集的主要原因是(     
A.垦殖拓展B.文化冲突
C.交通发展D.社会动荡
2023-05-05更新 | 502次组卷
选择题-单选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下图是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城镇带规划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乌鲁木齐以西城镇带已初步形成,其形成的有利条件有(   )
①公路与铁路的兴建 ②山麓地带水源较丰富 ③风能和太阳能的开发④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17-06-23更新 | 138次组卷
选择题-单选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下图为我国亚热带某区域规划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中村镇甲处的地貌类型最可能是
A.冲积扇B.河漫滩平C.三角洲D.沙丘
2.甲、乙、丙、丁四个聚落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的是
A.甲B.乙C.丙D.丁
3.从乙村镇到丙村镇间修建一条公路,在①、②两条线路中最终选择了线路②,主要原因是线路②比线路①
A.路程更短B.水源更充足C.沿线少浓雾D.工程难度降低
2019-06-27更新 | 17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