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中国地理 > 中国的自然环境 > 中国的自然灾害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3 题号:17967579
下图为我国珠江流域示意图,结合图示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西江上游干流河段称为红水河,简述红水河水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
(2)珠江下游是我国洪涝灾害发生频率较高的地区,试分析原因。
(3)目前,我国已经在珠江干支流上建立了若干水利工程,这些水利工程的建设有什么意义?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闽南山区一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对当地自然地理环境进行深入研究发现:

材料一冬季在山麓背风地带某块地的泥土里,观察到-根一根类似冰棍的东西,仿佛是从地里“长”出来的。在地理学中,该物质被称为“地冰花”,也称“霜柱"。在寒冷的冬夜,温暖的土壤孔隙中向上蒸发的水汽发生凝结,形成的枝条有粗有细,像金针菇一样,景色十分喜人.

材料二滑坡多发地区上部岩土层多为疏松的坡积土,岩性为粘性土混碎石、滚石,透水性好;下部岩土体为残积粘性土,透水性较差。或者岩性组合基本同上,所不同的是地下水位埋深较浅。一般多发育在中低山陡坡地区,多发育在人类活动频繁地区,如修路、建房开挖坡脚、斜坡的临空面较大。


(1)根据材料一,推测地冰花形成的自然条件。
(2)根据材料二,说明该地滑坡的形成过程。
(3)针对当地滑坡的形成提出防御性工程措施。
2021-04-24更新 | 22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2018年中国气候公报》显示,2018年我国低温冻害损失偏重。读“我国部分地区平均每年冻害出现的次数等值线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由于寒潮入侵导致连续多日气温下降,使粮食作物、经济林木等因环境温度过低而受到损伤以致减产的农业气象灾害,被称为低温冻害。


(1)A地与图中同纬度地区相比,平均年冻害次数偏多。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比较东北地区与长江下游地区平均每年冻害出现的次数差异,简释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
(3)寒潮常常给华北地区带来暴雪天气,但华北的冬小麦生产中又流传着“瑞雪兆丰年”的民谚,意为适时的冬雪预示着来年是丰收之年。说明冬雪带来丰收的主要原因。
(4)茶树喜温怕冷,早春的低温冻害是影响茶树萌芽的主要灾害。福建茶农观察发现,早春的夜晚,河谷地带的茶树比坡顶地带的茶树更易受低温冻害的影响,从热力环流的角度分析原因。
2019-04-13更新 | 18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中国国家地理》发起的“圈点新天府”评选活动公布了十大“新天府”的排名:成都平原、台湾嘉南平原、伊犁河谷、山东半岛、闽南丘陵平原、三江平原、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呼伦贝尔、苏北平原、宁夏平原。终审委员会的各位专家对这些地方的评语多集中于富饶、生态良好、居民安居乐业等几个方面,充分体现了《中国国家地理》此次评选所倡导的人类与自然、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要和谐相处;发展要适度与可持续。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现代文明世界“新天府”应遵从的理念。

材料二   十大“新天府”位置示意图


(1)成都平原“天府之冠”地位难撼,请分析其农业生产优越的自然条件。
(2)描述数码⑤附近的黄河段水文特征。
(3)数码⑦处附近多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请分析其成因。
2017-10-14更新 | 7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