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区域产业活动 >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 农业的区位选择 >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 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75 题号:17993376

桑基、蔗基、果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农业景观和被联合国推介的典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保留下来的基塘也变为以花基、菜基为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桑基、蔗基鱼塘被保留的很少,反映了该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A.不具有在其他地区推广的价值B.与可持续发展要求不相符
C.不适应当地水热条件的变化D.与当地产业发展力向不一致
2.该地基塘转变为建设用地对局地气候的影响是(     
A.大气湿度增高B.大气降水增多C.气温变率增大D.近地面风速增大
3.农民用花基、菜基鱼塘取代桑基、蔗基鱼塘的直接目的是(     
A.提高土壤质量B.提高经济收入C.节省劳动力D.促进生态循环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1】城镇化与粮食生产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下图为2019年淮河生态经济带内苏皖各市粮食生产和城镇化指数空间分布图,指数越高表示水平越高,完成下面小题。



1.淮河生态经济带城镇化指数的分布特征是(     
A.东部高,西部低B.南部高,北部低C.安徽高,江苏低D.中部低,四周高
2.影响扬州粮食生产指数的主要因素是(     
A.耕地面积B.农业人口C.洪涝灾害D.技术水平
3.为保障淮河生态经济带粮食生产和城镇化协调发展,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A.控制人口增长,缩减城镇用地
B.提高生产水平,大力开垦荒地
C.大力发展工业,吸引人口回流
D.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种植水平
2023-10-21更新 | 33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也是重要的候鸟保护区。鄱阳湖地区过去多以单季稻种植为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单改双”的种植方式变化明显。但是近年来鄱阳湖周边地区却出现了千亩稻田无人收割的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鄱阳湖地区过去多以单季稻种植为主的原因是(     
A.土壤肥力低B.热量条件不足C.耕地面积小D.洪涝灾害多
2.与“单改双”的种植方式变化明显关联性最小的是(     
A.经济效益B.气候变暖C.水利工程D.国家政策
2022-05-27更新 | 32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海水稻是正在研究阶段的水稻新品种。它耐盐碱,是一种能在海边滩涂等盐碱地生长的特殊水稻,未来产量有望达到200~300千克/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耐盐碱野生水稻相比,海水稻单产高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形B.劳动力C.科技D.土壤
2.我国适宜种植海水稻的地区可能位于
A.太行山区B.华北平原C.青藏高原D.四川盆地
3.如果我国成功推广种植海水稻,可以
A.减少水污染B.提高土壤肥力C.促进多种经营D.保障粮食安全
2018-04-02更新 | 18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