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球上的大气 > 大气的受热过程 >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178 题号:18020199

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据此完成问题。



1.读图可知(     
A.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B.①层气温随高度变化率比②层大
C.①层温度变化趋势与③层相同D.离太阳越近,气温越高
2.有关②层大气,描述正确的是(     
A.热量主要来自于地面辐射B.空气以垂直运动为主
C.存在对生物具有保护意义的臭氧层D.存在对短波通信具有重要意义的电离层
3.山东寿光农民在冬季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其主要目的是(     
A.削弱地面辐射,减少作物水分蒸腾B.阻挡大气的逆辐射,提高夜间温度
C.减少地面辐射损失,提高大棚内部温度D.改善冬季光照条件,增强光效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1】雾凇是指水汽凝结在枝叶上形成的冰晶,由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华而成,是非常难得的自然奇观。南北朝时宋·吕忱所编的《字林》里,其解释为:“寒气结冰如珠见日光乃消,齐鲁谓之雾凇。”这是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雾凇”一词。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及雾凇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雾凇多发生于(     
A.下午B.黎明C.正午D.黄昏
2.与雾凇的发生关系最密切的是(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⑤
3.据统计,吉林省的丰满水电站附近是我国雾凇现象最多发的区域,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B.植被C.地形D.水汽
2023-12-31更新 | 63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表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害等几个方面。完成下面小题。



1.如图a,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A.抑制膜内外的热对流B.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C.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D.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2.如图b,山东胶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     
A.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B.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
C.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D.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
2023-03-22更新 | 2149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3】温室效应引起全球变暖已成事实。最近,科学家们又提出,与这一效应相伴随的,还有“地球变暗”效应,即空气污染物增多,晴日能见度不断下降。图1示意模拟温室效应的小实验,图2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图1中,两支同样的温度计,静置在阳光下,十分钟后,直接暴露在阳光下的温度计,读数如图所示。此时,透明玻璃瓶内温度计的读数最可能是(     
A.25℃B.12℃C.8℃D.6℃
2.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全球气温升高。图2中,与其相关的主要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图2中,导致“地球变暗”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024-02-04更新 | 1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