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城市与乡村 > 城乡空间结构 > 城市和乡村的形成和发展 > 城市和乡村区位因素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85 引用次数:167 题号:18032180

读某地不同时间段城区范围变化及对应的人口密度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两城市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河流C.矿产D.气候
2.该地城市化进程的表现是(     
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②城市化水平提高③城市人口总量减小④出现了郊区城市化⑤阶段Ⅱ到阶段Ⅲ城市化速度加快
A.①②③B.①②⑤C.①②④D.②④⑤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乡村聚落分布、规模和形状等乡村聚落格局随之改变,其演化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镇化进程。下图为某地不同时期的乡村聚落格局。完成下面小题。

1.能正确表示乡村聚落格局从农业文明至今的阶段演化过程的是(     
A.①②③④B.①④③②C.②③①④D.②③④①
2.影响乡村聚落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平原面积的扩大B.社会经济的发展C.灌溉技术的提高D.交通条件的改善
2024-05-05更新 | 7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2】下列哪个地区容易产生城市的区位条件(  )
A.风景优美的山区
B.河流的上游
C.交通较为闭塞的盆地平原区
D.干流与支流的交汇处
2018-03-19更新 | 84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较易 (0.85)

【推荐3】《史记·五帝本纪》中写到:“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咸邑,三年成都。”聚是村落,是乡村;邑,是居民点,有市之邑是城市的雏形;都,是早期的城市。


据上所述完成下面小题。
1.乡村和城市的联系是                                          (       )
A.乡村以农业人口为主,城市以非农业人口为主
B.乡村以农业活动为主,城市以制造业、服务业为主
C.乡村的规模较小,城市的规模较大
D.乡村是城市的母体,城市一般由乡村发展而来
2.最初的乡村聚落形成于                         (       )
A.人类社会的第一次大分工时期B.人类社会的第二次大分工时期
C.人类社会的第三次大分工时期D.工业革命时期
3.关于城市起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为城市起源奠定了物质基础       
②城市出现于第二次社会大分工
③城市是由集村逐步演变而成的
④最初城市功能主要为商品生产中心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19-09-20更新 | 9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