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球上的大气 > 热力环流 > 热力环流的成因、原理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54 题号:1805080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湖泊,位于海拔3200米的高原上。暑假期间,柴老师带着班级的部分同学前往青海湖进行了环湖的研学活动。图1为青海湖及研学路线示意图。

材料二:为准备本次研学活动,邵同学携带了相机、望远镜、风向风速仪等设备、在柴老师的提示下,又携带了御寒的冲锋衣、防晒霜等物品。图2和图3分别为甲、乙两地地貌景观照片。



(1)邵同学观察了青海湖的流域地图,认为青海湖属于____(水循环类型)的一部分,在____季,因高山冰雪融水增加,湖泊面积变大。
(2)受湖陆风影响,在研学期间某日当地地方时14时左右,邵同学在图中丙地测得了____(填“湖风”或“陆风”),他从牧民口中得知,在冬季因湖面结冰,湖风转陆风时间将____(填“提早”或“延迟”)。
(3)邵同学携带御寒冲锋衣的原因是青藏高原海拔高,____,导致大气____,晚上气温低。
(4)邵同学在甲地拍摄的景观图是____地貌,在乙地拍摄的的景观图是____地貌。选其中一种地貌类型,从地貌形态和物质组成角度描述其特征____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城市热岛强度指城区与郊区气温的差值。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研究我国东部某滨海城市的热岛强度变化。下图为同学们根据数据绘制的该城市多年平均和某次冬季强降雪后热岛强度变化图。


(1)依据图中多年平均热岛强度变化曲线,说出该城市7时、17时城区与郊区之间风的异同。
(2)同学们了解到该城市同时受日周期海陆风的影响,且某时段的风向有助于降低城市热岛强度。解释其有助于降低城市热岛强度的原因。
(3)同学们进一步研究发现城市热岛效应可能导致城市能耗加大、大气污染加剧等问题。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提出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合理措施。
2023-11-06更新 | 152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边陲。,这里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夏季高原气温较周边同高度大气高出4~6℃,甚至达10℃。受此影响,青藏高原面和周边大气形成了热力运动,促进了青藏高原成为众多大江大河的源头,有“亚洲水塔”之称。下图为青藏高原剖面图。


   
(1)结合大气受热原理,分析夏季青藏高原气温较周边同高度大气气温高的原因。
(2)说明青藏高原气温的日较差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亚洲水塔”的水源主要来自夏季降水,请分析青藏高原夏季降水多的原因。
2023-07-14更新 | 174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城市地区,由于人口集中,工业发达,交通量大,大气污染严重,且城市中的建筑大多为热传导率很高的石头和混凝土建成,加上建筑物本身对风的阻挡或减弱作用,可使城市年平均气温比郊区高2℃,甚至更多。在温度的空间分布上,城市犹如一个温暖的岛屿,从而形成城市热岛效应。热岛效应是由于人们改变地表而引起小气候变化的综合现象,在冬季最为明显,夜间也比白天明显,是城市气候最明显的特征之一。
材料二 城市热岛环流示意图。

(1)请总结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因素。
 
(2)请在材料二图圆圈处标上高低压(G表示高压、D表示低压),并简单绘制出高、低空等压面;在图中热岛环流路径上用箭头表示循环方向,并简单解释形成原因。
 
(3)请简单解释热岛效应冬季最为明显,夜间也比白天明显的原因。
2018-01-30更新 | 23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