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 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58 题号:18077290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地不同海拔地区受植被类型及生长阶段、降水与蒸发等因素影响,往往具有不同的土壤含水量。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山地土壤水分平衡点(蒸发量与降水量相等处)出现的海拔相应发生位移。我国某内流湖流域海拔较高,植被大多分布在3200~3800m,海拔较高处发育草甸植被和草甸土,该流域不同海拔和不同植被生长阶段的土壤含水量变化较大(如下图),而非生长季土壤含水量相对稳定,没明显变化,土壤水分平衡点主要由生长季的水分收支决定。



(1)简述该流域3200~3800m生长季土壤含水量的时空变化特点。
(2)判断该流域土壤水分平衡点出现的海拔,并分析平衡点以上区域水分盈余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泰加”是俄语的译音,意思是“沼泽森林”,指的是原苏联西伯利亚地区广阔的针叶林。现在,“泰加”已经被世界通用,指地球上欧亚大陆北部和北美洲北部的所有的针叶林。其树种单一、森林外貌整齐,树干两侧长出很多侧枝、把地面覆盖得严严实实,林中显得特别阴暗。在这大片的森林里,只有两种主要树木:云杉和落叶松。林下很少有高等植物生长。主要植物是悬挂在树枝上的松萝和长在地上的苔藓。

材料二:在我国大兴安岭北部多年永久冻土层(埋藏深度在地面以下0.3~0.7米)上生长了大片泰加林(即亚寒带针叶林),它是俄罗斯东西伯利亚泰加林向南的延伸。泰加林分布的南界一般在55ºN。而在我国大兴安岭西坡南延到了48ºN。当地树木形态特征显著,树的外形象一座尖顶的宝塔,叶子为针状,树冠呈塔形,侧根发达。调查发现,在大兴安岭主脉西坡一些向西延伸山脊北坡泰加林覆盖率比南坡高。泰加林中可见大量倒木,当地人把成片的倒木称作“倒木圈”。在地势较平坦的区域,倒木圈被清理后往往套积水变成小池塘。下图为大兴安岭北部泰加林分布及泰加林根系发育示意图。

(1)结合材料一泰加林的特征,推测泰加林生长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2)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分析当地树木形态特征的成因。
(3)分析大兴安岭主脉西坡一些向西延伸的山脊北坡泰加林覆盖率高于南坡的原因。
(4)被清理的倒木圈区域会积水变成小池塘并逐渐扩大、加深,简述这种现象的形成过程。
2023-05-14更新 | 422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苏门答腊岛是世界第六大岛,大部分被热带森林覆盖,林中动植物资源丰富,岛屿山麓地带有大片的橡胶林分布。锡纳朋火山(位置如图所示)于2017年9月27日两次喷发,火山灰高达2   500米,炽热岩浆顺势下流。火山喷发物包括熔融的岩浆、粉尘、酸性气体(H2S、HCL、SO2)、火山灰等。


(1)分析苏门答腊岛植物丰富的原因。
(2)简述火山喷发对森林植被产生的不利影响。
2020-02-16更新 | 94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山地峡谷地形会影响植物生长的水热因素。一般来说,山坡的土层较薄、受阳光照射时间长,通常是灌丛、稀树草原等低矮的旱生植物生长的环境,反之则有利于高大乔木的生长。从山谷到山顶,依次分布着乔木—灌木—草甸,这是常见的垂直地带性。但是在横断山区却出现了植被逆向分布情况,随着海拔降低,地形越来越封闭,反倒是谷底生长着低伏灌丛,山坡、山脊上生长着高大乔木(如下图所示)。在横断山区,寒温带暗针叶林带的分布最广、带幅最宽、生物生产量最高,是地区代表性植被。这些地带性类型没能成功霸占横断山的谷底,而是被挤到半山腰,这种现象被称为“倒置的垂直地带性”。



金沙江(北纬28°15′)两岸的植被垂直地带性
(1)指出图中横断山区遭受影响而反常的部位,以及该部位植被的坡向差异。
(2)分析在未受影响的部位,东岸和西岸的植被差异,并说明原因。
(3)说明科学家把寒温带暗针叶林带作为此区域地带性基带的依据。
(4)分析东西岸河谷自然带主要为干旱小叶灌丛的可能原因。
2021-09-23更新 | 74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