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区域发展 > 区域可持续发展 >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 荒漠化 > 荒漠化的含义、类型与分布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301 题号:18139252

石漠化亦称石质荒漠化,是指因人类活动干扰、水土流失等原因而导致的地表土壤损失、基岩裸露、土地丧失农业利用价值和生态环境退化的现象。石漠化多发生在石灰岩地区,岩石大面积裸露类似荒漠化景观,是岩溶地区土地退化的极端形式。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区市石漠化土地面积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和我国石漠化严重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不符的是(     
A.降水量丰富B.喀斯特地貌广布
C.地表水渗漏严重D.土层发育深厚
2.导致该地区石漠化发生的人为原因有(     
①过度开垦荒地②围湖造田③乱砍滥伐④过度抽取地下水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1】新华社2021年2月25日电,在京召开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提前10年完成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下图为“我国扶贫攻坚主战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滇桂黔石漠化区贫困的主要原因有(     
①地形崎岖平地少②气候复杂夏季高温③土层薄土壤贫瘠④地表水缺乏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滇桂黔“石漠化”造成的影响不包括(     
A.土地承载能力降低B.植被结构复杂化
C.人畜饮水困难D.旱涝灾害频发
3.有关精准扶贫措施合理的是(     
A.吕梁山区发展柑橘等特色林果业B.大别山区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C.生态脆弱地区全面实施生态移民D.滇西边境山区发展中草药种植
2023-05-25更新 | 125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风化作用B.风蚀作用C.水蚀作用D.沉积作用
2.“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破坏植被B.过度放牧C.开山取石D.环境污染
3.根据江西丘陵山区自然条件的特点,对“红色荒漠”进行治理工作应当先做好的工作是(     
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B.农业生产加强综合开发
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D.彻底退耕还林
2020-12-06更新 | 33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下列不属于土地退化的是  (  )
A.土地沙漠化B.石质沙漠化
C.次生盐碱化D.喀斯特地貌
2018-01-04更新 | 2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