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球上的大气 > 大气的受热过程 >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4 题号:18166480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代表大气逆辐射的序号,并说明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是如何实现的?
(2)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公园成为城市居民夏季纳凉好去处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读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①代表_________,②代表_________,对地面有保温作用的是_________(填序号),属于短波辐射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2)近地面大气热量的直接来源是_________。(填文字)
(3)简析我国新疆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的原因。
(4)在寒冷的冬天,农民往往在麦田边燃烧大量的湿草来防御冻害。试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其原因。
2022-11-16更新 | 7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左图为“大气受热过程图”,右图为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



(1)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多气温升高的原因。
(2)分析青藏高原区太阳辐射总量丰富的原因。
(3)夏秋降温之时往往病毒性流感大爆发,专家研究认为,病毒传播途径是近距离飞沫传播,通风的环境不利于它的传播。下列四种气温垂直变化状况最有利于流感病毒扩散的是(     
A.B.C.D.

材料二:



(4)甲图中F为流动沙丘,由该沙丘判断当地风向为____
(5)乙图的地貌类型是____,简述M到N堆积物特征____
2023-01-15更新 | 6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冷空气等级国家标准中规定的寒潮标准是:某地日最低气温(或日平均气温)24小时内降温幅度≥8℃,或48小时内降温幅度≥10℃,或72小时内降温幅度≥12℃;而且该地日最低气温≤4℃。下图为“上海2020年12月底连续5天天气状况记录”。



(1)12月31日当天影响上海的天气系统为以下_________选项(单选),你的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
A.          B.          C.          D.
(2)结合材料图中内容,判断此次上海天气变化过程是否受寒潮影响,说明判断的依据。
(3)从“中央气象台全国降温预报图”上可见,上海与成都相比,受此次冷空气影响较大的_________,造成其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A.气候                    B.海陆位置                    C.地形                    D.经济水平
(4)在冷空气来临之际,家住上海郊区的小高同学发现,当地菜农采用浇水或释放烟雾的方法来防御蔬菜冻害,请说明其中隐含的地理原理。
2022-10-04更新 | 19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