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行星地球 > 地球的运动 >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 > 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371 题号:18185130

“海浩”是指海面上方气温突降至零下10°C以下时,海水温度高于空气中温度,海水蒸发的水蒸气遇冷后迅速凝结为小水珠或冰晶,在海面上薄雾缭绕,宛如仙境。2022年11月30日,青岛附近海面再现“海浩”奇观(如下图),吸引了大量市民前往观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此次“海浩”现象发生的条件是(     
A.冷锋过境前、水温高于气温B.冷锋过境后、水温高于气温
C.冷锋过境前、水温低于气温D.冷锋过境后、水温低于气温
2.“海浩”现象最可能出现在(     
A.午后14点B.日出之前C.正午12点D.日落之前
3.“海浩”现象多发的季节(     
A.地球公转速度较慢B.地球自转角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C.北极地区出现极夜D.天津正午太阳高度角为一年中较大值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1】北极航道包括东北航道、西北航道和中央航道(左图)。我国自1999年至2022年已经开展了12次北极科学考察,其中4次穿越北极航道。右图示意我国某次北极科考“雪龙”号极地科考船穿越北极航道期间近地面部分气象要素走航观测结果,该次航行能见度<1km的比例仅为6.1%。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此次北极科考“雪龙”号穿越的北极航道是(     
A.东北航道B.中央航道C.西北航道D.环北冰洋航道
2.推测“雪龙”号穿越北极航道期间多次出现(     
A.低温天气B.大浪过程C.持续浓雾D.八级强风
3.“雪龙”号穿越北极航道期间科考人员观察到(     
A.白昼渐长,黑夜渐短B.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升高
C.日出东南,日落西南D.每日昼长均超过12小时
2023-04-09更新 | 53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2017年10月18日上午9:00,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于10月24日胜利闭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会议期间,北京的昼夜长短及变化情况是(     
A.昼长夜短,昼逐渐变长B.昼短夜长,昼逐渐变短C.昼夜等长,昼逐渐变短D.昼长夜短,昼逐渐变短
2.会议结束两个月后,地球更接近图中的(     
A.a附近B.b附近C.c附近D.d附近
2022-09-06更新 | 23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唐诗“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中所指“渭城”(现咸阳渭城区)、“阳关”(现敦煌市西南)是中国古丝绸之路沿线重要的关卡要塞。阳关,自古为丝绸之路西出敦煌,通西域南道的必经关卡,至明清时期被完全废弃。诗中所描写季节与渭城所发生的地理现象相吻合的是(     
A.室内采光面积逐渐变大B.日出时间逐渐变晚C.正午日影逐渐变长D.夜长逐渐变短
2022-01-29更新 | 4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