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264 题号:18203641

台湾兰屿岛(图左),面积约46平方千米,岛上丘陵起伏,海滨怪石林立。岛上的原住民在山坡上营造了一种“地窖式”民居(图右)。房屋一般位于地面以下1.5-2米,屋顶仅高出地面0.5米左右,“主屋”屋顶两侧坡度差异明显,屋内靠后墙为“高炕”。地下“主屋”所在坑边近处,常建有木制小亭,并有台阶与“主屋”相连。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地窖式”民居是对当地自然环境的适应,该建筑主要是为了防范当地(     
A.常年多大风B.降水丰富C.地震频发D.四季多海雾
2.图中“木制小亭”的作用是(     
A.躲避地震B.纳凉避暑C.躲避台风D.船只引航
3.岛上传统民居“主屋”的朝向,最可能是(     
A.朝南B.朝北C.向海D.向山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地表反照率是地表反射的太阳辐射与入射的太阳辐射之比,将各月地表反照率与年平均值对比处理即为标准化地表反照率;高原季风指数(DPMI)是衡量高原季风出现时间和强度的重要指标,指数大于0时,为夏季风,反之为冬季风,其绝对值表示季风强度。下图为青藏高原月平均标准化地表反照率与季风指数的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青藏高原地表反照率与季风指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表反照率强时,植被覆盖率高
B.夏季风最强时,近地面气温最高
C.地表反照率与季风强度呈负相关
D.地表反照率的变化影响季风转换
2.若冬季地表反照率较常年偏高,则次年高原夏季风(     
A.出现早、强度大B.出现晚、强度小
C.出现早、强度小D.出现晚、强度大
3.全球变暖背景下,高原季风指数可能出现的变化是(     
A.地表反照率增大导致高原夏季风减弱B.地表反照率减小导致高原夏季风增强
C.地表反照率增大导致高原冬季风增强D.地表反照率减小导致高原冬季风减弱
2023-05-05更新 | 351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2】阿克赛钦湖是位于青藏高原西北部的封闭型高原湖泊,南北长约19.3km,东西宽约12.5km,湖泊面积约165.8km2。第四纪以来气候冷暖变化导致了湖泊面积的剧烈变化。研究人员在阿克赛钦湖中心开阔区16.40米水深处采得一根连续沉积岩芯,它记录了该区域过去气候环境的变化。图为“岩芯沉积物组成及总有机碳指标统计图”,其中总有机碳指标反映湖泊沉积物总有机质含量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采样点沉积物平均粒径最大的阶段是(     
A.阶段IB.阶段ⅡC.阶段ⅢD.阶段IV
2.阶段I至阶段III,阿克赛钦湖所在区域的气候特点是(     
A.温暖-寒冷-温暖B.寒冷-温暖-寒冷
C.寒冷-温暖-温暖D.温暖-寒冷-寒冷
3.推测采样点附近水生生物较丰富时的环境特征是(     
A.温暖浅水B.温暖深水C.寒冷浅水D.寒冷深水
2022-11-10更新 | 290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3】呼伦湖是中国著名的大淡水湖,也是中国纬度最高的淡水湖泊。湖盆呈不规则四边形,位于内蒙古高原地势最低的区域,两侧为断裂带,其中湖岸的湖蚀崖上分布的湖蚀洞普遍高出呼伦湖水位线4m,且发育在同一条水平线上。如图示意呼伦湖湖岸侵蚀地貌地形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呼伦湖最稳定的补给水源是(     
A.地表径流B.冰川融水C.积雪融水D.地下水
2.据材料推测图示区域(     
①湖泊的湖水主要输出方式为蒸发②曾经历湿润期
③湖泊历史最高水位最接近湖蚀崖④周边人类活动频繁
A.②④B.②③C.①③D.③④
2023-07-08更新 | 9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