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人口 > 人口的空间变化 >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0 题号:18255820
读图和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家统计局报告称: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比重达到51.27%,与上年相比上升了1.32个百分点。2011年全国流动人口为2.30亿,同比上年年末增加828万人,流动人口中很大一部分是新生代农民工。


(1)概述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对农村和城市分别产生的有利影响。

材料二:近些年,在长江三角洲地区(上海)务工的外来人员约30%来自安徽省(见图乙)。



(2)请说明长江三角洲地区吸引大量安徽人前来务工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   浙江省台州市1990年、2000年和2010年人口数据

年份人口数量(万人)0~14岁比重15~64岁比重65岁以上比重
1990487.6424.9%68.5%6.7%
2000562.6718.1%72.9%9.1%
2010596.8815.5%74.78%9.8%
(3)根据材料三概括台州市2000~2010年的人口变化特点,并分析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G村位于广州市边郊,为珠三角都市边缘区典型传统村落。明清时期,该村形成岭南建筑特色鲜明、布局井然有序的老村区。清末到新中国成立前,在华侨回乡的背景下,该村逐步发展形成新村区。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该村农业生产力得以释放,人口明显增长,但老村区域出现房屋废弃等空心化现象。近年来,在乡村振兴政策与市场需求的引导下,企业投资乡村旅游项目,促使该村生活空间由农业空间向旅游服务空间转型,在老村区内形成具有旅游服务功能的区域。下图为G村生活空间演变示意图。



(1)描述改革开放前至90年代,G村民居建筑的空间分布变化特征。
(2)从产业结构角度,说明80年代以来G村空心化程度先增后减的原因。
(3)该村如何利用老村区的旅游开发进一步促进G村的经济发展。
2023-09-03更新 | 12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不同时期户籍迁移记忆漫画。

                 时期一                       时期二

(1)当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      
A.由城市到乡村             B.由城市到城市
C.由乡村到城市             D.由乡村到乡村
(2)漫画所示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主要由哪些?当前影响我国人口达规模移动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
(3)目前我国国内人口移动和迁移以务工和经商为主要形式,这对我国乡村有何影响?
2020-02-16更新 | 6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四川省西部的川西高原是青藏高原东南缘和横断山脉的一部分,海拔4000~4500米,总面积约23.6万平方千米,其中高山草地占了一半多。

材料二:下图为长江流域部分省市区域简图。

(1)从成都平原到川西高原,由于受____因素影响,____发生显著变化,植被景观差异显著。
(2)改革开放以来,四川、重庆、贵州等地人口向长江三角洲地区自发性迁移的比重迅速上升,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因素。21世纪后,人口迁移形成从个体劳动力流动向家庭化迁移转变体现了____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近年来,贵州省实施易地搬迁的扶贫政策,影响迁出区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____
(3)若长江上游地区植被遭大规模破坏,会加剧当地____,湖北境内的河段河道淤积,弯曲度____(变大或变小),导致该地区水循环速度____
(4)为防治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简述上游可采取的有效措施____
2021-02-01更新 | 27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