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气象灾害 > 洪灾和旱灾的概念及其成因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3 题号:18260734
读长江水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长江沿岸汇入支流与交汇处,城市对应正确的是(     
A.雅砻江-宜宾B.嘉陵江-重庆C.岷江-武汉D.京杭大运河-南京
(2)由宜昌至洞庭湖出口,这段河流的显著特点是(     
A.水量急剧减少,时常断流B.两岸峭壁耸立,滩多流急
C.地下水补给多,水位稳定D.河道蜿蜒,形成地上河
(3)分析长江中下游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淮河总长度为1000公里,其中以洪河口为界,在洪河口以上的区域属于淮河上游,长度约360公里,落差约175米。洪河口到洪泽湖属于中游地区,长度约490米,落差19米;洪泽湖以下区域属于下游,长度约150公里,落差6米。地处淮河上游和中游的分界线地区的安徽省阜阳市王家坝闸被称为“千里淮河第一闸”。

材料二   20207月中旬淮南山区降雨集中,强度非常大,形成了淮河1号洪水。720日,接国家防总命令,王家坝闸启动开闸蓄洪,向蒙洼蓄洪区分洪,两千余名居民连夜撤离家园。“上保河南,下保江苏”,王家坝蒙洼蓄洪区的人们把自己的家园让给洪水,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 “王家坝精神”,令人感动。

材料三   下面左图为淮河流域图,右图为718-19日淮河流域及附近地区降水分布图。



(1)简述淮河的水文特征。
(2)分析淮河1号洪水的形成原因。
(3)分析王家坝闸开闸蓄洪在“上保河南,下保江苏”中所起的作用。
(4)简述防治淮河洪灾可以采取的主要工程措施。
2021-02-06更新 | 43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图示区域尽管靠近赤道,但索马里地区仍然是一个干旱地区,严重干旱常常威胁着“非洲之角”人民的生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描述M国的地形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中N地区旱灾频发的自然原因。
(2)图中所示地区沿海很少有大港口分布,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016-12-12更新 | 13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湖东有洞里萨河与湄公河相通,被称为“湄公河的蓄水池”。洞里萨湖的水位季节变化显著,雨季最大面积可超过16000km2,旱季水体面积2500km2,使得洞里萨湖周围形成大面积洪水泛滥区。洞里萨湖湖滨地带水稻种植业和渔业生产发达,湖泊水位变化对农业生产时间安排影响巨大。近年来,由于湄公河上游的开发和湖区泥沙淤积,洞里萨湖水域面积快速缩小,水量减少,对当人们生产生活造成巨大影响。


(1)分析洞里萨湖雨季洪水泛滥的原因。
(2)推测洞里萨湖地区农民的农业生产时间安排,并说明理由。提示:从渔业和种植业的角度回答。
(3)简析近年来洞里萨湖水域面积缩小的原因。
2019-09-26更新 | 40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