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球上的大气 > 大气的受热过程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2 题号:18279418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4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时强调,中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要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下图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1)写出图中①、③分别代表的辐射名称:①____,③____
(2)白天多云时,气温比晴天低,主要是图中____(填序号)增强。
(3)拉萨素有“日光城”的美誉,主要原因是(     )(单项选择题)。
A.纬度较低,气温较高B.晴天较多,大气逆辐射作用强
C.海拔高,距离太阳近D.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
(4)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简要说明大量排放二氧化碳会导致全球变暖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一直高度关注气候变化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并积极推进碳减排的工作,努力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左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右图为“我国年太阳辐射量分布图”。


       
(1)写出左图中①③④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______,③______,④______
(2)结合右图,说明青藏高原是我国年太阳辐射量最多的地区的原因。
(3)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简要说明大量排放二氧化碳会导致全球变暖的原因。
(4)举例说出两种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
2023-11-04更新 | 15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材料二:北魏时期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有关于霜的描述:“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此时放火作温,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

资料三:现在地球不仅面临着温室效应的困扰,还面临着一个新现象:全球变暗,即日益增多的空气污染物使晴日能见度不断下降的现象。


(1)图中表示近地面大气的根本热源和直接热源分别是____(填序号)和____(填序号)。
(2)“天雨新晴,北风寒彻”造成“是夜必霜”的主要原因是(     )(单选)。
A.多雨的夜晚,云层反射地面辐射,气温降幅大
B.晴朗的夜晚,大气透明度高,大气逆辐射较弱
C.北方的冷空气加速地面蒸发,使地面辐射增强
D.雨后的夜晚,空气湿度大,吸收大气辐射较少
(3)引起温室效应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与全球变暖相对应的大气热力作用是____(填序号)。
(4)“全球变暗”现象可以使(     )(单选)。
A.①减弱B.②增强C.③不变D.④增强
2022-06-03更新 | 7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根据下图所给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各表示什么辐射:____辐射;____辐射;____辐射。
(2)图中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____作用。
(3)大气受热主要来自图中的____。(填代号)
2021-09-27更新 | 10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