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人口 > 人口的空间变化 >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题型:综合题 难度:0.94 引用次数:396 题号:18279781
读二战前后大洲人口迁移模式图(箭头表示人口迁入或迁出方向),回答下列问题。

(1)二战前,世界人口迁移主要伴随殖民主义的扩张,故北美洲为主要的人口____地区;二战后,北美洲经济发展快,是主要的人口____地区。
(2)二战前后,世界人口迁移的方向不同,图中字母所代表的的大洲分别是:A____、B____
(3)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众多,目前影响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是____,经济发达地区为人口____区,工作机会____,教育文化水平____,社会福利好等;经济欠发达地区为人口迁出区,家庭收入水平____,医疗卫生条件____等。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容易 (0.94)
【推荐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国内出现大规模人口流动,还因此出现“民工潮”这一新名词。
材料2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为:从农村迁往城市;从        迁往          ;从        迁往          
(2)我国这种大规模人口流动,对迁出地的影响有:                   
(3)此次大规模人口流动,对迁入地的影响有:                               
2017-12-02更新 | 352次组卷
综合题 | 容易 (0.94)
名校
【推荐2】下表为武汉市人口结构变化数据表。阅读下面资料,回答问题。

2017年,武汉市推出“百万大学生留武汉创业就业”等计划,打响了“人才争夺战”的第一枪。

总人口数量(万人)净迁移率(‰)城镇化水平(%)
2015年1060.77-1.7879.41
2016年1076.62-0.2979.77
2017年1089.2919.7880.04

注:人口净迁移率=(某地当年迁入人口数-某地当年迁出人口数)/当地当年人口数


(1)运用表中数据,概括2015年至2017年武汉市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结合资料指出其主要影响因素。
(2)指出2015—2017年武汉市城镇化的特点。
2022-07-03更新 | 57次组卷
综合题 | 容易 (0.94)
名校
【推荐3】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胡焕庸线是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人口分布和国土区域严重不匹配的现象被称为“胡焕庸现象”。

材料二:图为中国人口密度及胡焕庸线示意图。

   

(1)据图描述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2)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人口分布集中区,简要分析该地区人口密度大的自然原因。
(3)近年来“胡焕庸线”西侧地区人口外迁现象趋缓,试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
(4)简述“胡焕庸线”西侧地区环境承载力的特点并提出解决措施。
2023-06-01更新 | 34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