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9 题号:18285769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武汉享有“百湖之市”的美誉,水域面积广,湖泊面积大。近百年来,因人类活动的影响,武汉市湖泊空间整体变化显著,如下图所示。进入2000年以来,武汉中心城区湖泊面积趋于稳定,而郊区变化较大。专家指出,“近几十年来,武汉市湖泊保护成效显著,但湖泊环境威胁依然严峻,小型湖泊多,环境更加脆弱。



(1)分析2000年以来中心城区比郊区湖泊面积稳定的原因。
(2)分析武汉市小型湖泊面临的环境威胁比大型湖泊更大的原因。
(3)指出当前武汉市中心城区湖泊消失的主要自然威胁,并尝试提出有针对性地保护建议。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黑河一腾冲线附近是我国主要的生态过渡带(下图),该带东北段和西南段地区森林资源丰富,对维护区域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近些年来,中段地区的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黄河水明显变清。



(1)东北段地区的森林曾经遭受大面积砍伐后带来的环境问题主要有_____,_____,_____,等。
(2)从整体性的角度,说明“黄河变清”对下游地区的影响。
(3)与东北段地区相比,西南段地区的树种更为丰富,分析其自然原因。
2020-12-23更新 | 18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图A、图B为R河流域及周边地区图。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R河上游穿行于山区,年均降水量约为200~500mm;中游流经高原,塑造了世界著名的大峡谷,峡谷平均深度达1 600m;下游地势低洼,平均年降水量不足lOOmm。R河被誉为该国“西南的生命线”。甲国在R河干支流上修建了近百座水库和大型引水工程,促进了该国西部的城市和工农业的发展。

材料二:大盐湖是甲国大盆地地区最大的内陆盐水湖(图B)。一万多年前,它曾经是一个比现在大20倍、主要接受冰川融水补给的淡水湖,如今周边的冰川已消退。

材料三:卤虫生存于高盐水域,以藻类为食,是水产养殖的优质活体饵料,也是候鸟的食物来源。大盐湖内卤虫资源丰富,80年代以来,随着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大盐湖卤虫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1)说明R河被称为该国“西南的生命线”的原因。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R河径流量减少对下游自然环境的影响。
(3)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解释大盐湖由淡水湖演变为咸水湖的原因。
(4)你是否赞同继续在大盐湖发展卤虫捕捞业。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2019-05-12更新 | 23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狐猴主要分布在马达加斯加岛的茂密森林中,多数树栖,以果子为食。猴面包树喜热、耐旱,主要分布于马达加斯加岛的西南沿海。其树干呈桶状,直径最大可达12,木质疏松柔软,但树皮坚韧结实,根系发达。下图示意马达加斯加岛概况。



(1)指出狐猴集中分布区所属的自然带名称,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分析猴面包树的特征对当地气候的适应性。
2022-01-29更新 | 6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