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 外力作用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04 题号:18295938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的普若岗日冰原(图左)海拔多在5500米以上,随着冰川退缩,普若岗日冰原边缘发育了新月形沙丘群,沙丘表面水分条件较好。冬季时沙丘个体规模增长快,但是移动速度慢。图右示意该地区新月形沙丘的发展及结构。



(1)在图左方框中用→画出当地的盛行风向,并指出该区域沙丘沙源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
(2)分析冬季时该区域沙丘个体规模增长快、移动速度慢的原因。
(3)依据图右信息,推测该区域沙丘发育过程中气候的变化特点并指出判断依据。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土壤有机质,即土壤中含碳的有机物质,可为植物生长发育提供所需养分,其含量是判断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志。我国东北黑土有机质含量高,是保证粮食高产稳产的重要条件。受自然因素和人类开垦的影响,黑土遭受不同类型的侵蚀。东北平原虽然地势相对平缓,但坡长较长,土壤侵蚀加剧,严重影响黑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下图中阴影部分是黑土的主要分布区。

(1)分析东北黑土有机质含量高的气候因素。
(2)分析东北黑土侵蚀类型多样的自然原因。
(3)请从耕作措施角度为减轻黑土流失提供合理化建议。
2022-07-19更新 | 15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从地貌上看甲图是____,乙图是____,二者都是河流____地貌。
(2)若甲、乙两地貌在丙图中有分布,则其对应为甲在____处分布,乙在____处分布。
(3)说出甲地貌形成的过程。
(4)甲图中沿A→B方向物质按照颗粒物大小的分布规律是____
(5)根据图甲,说明农业区选择在中下部的原因。
2022-06-19更新 | 3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7月22日,“黄河十年行”的队伍直奔青海省考察。考察区域主要位于高寒半干燥气候区,全年盛行西风和西北风,蒸发强,地表岩石风化和风沙灾害严重。下图示意青海湖及周边地区。



(1)当考察队员来到青海湖边的时候,拍摄了蓝天白云下的湖边沙丘美景。下左图示意拍摄的沙丘景观,下右图示意该景观某处沙丘剖面。在下右图上用箭头标注风向____,说出判断依据____

(2)经考察,发现湖泊东岸多为规模较大的沙山和沙丘堆积、西岸多为规模较小的湖滩沙丘和沙丘链。推断造成青海湖东、西两岸沙丘规模差异的原因。
(3)分析该区域地表岩石风化严重的自然原因。
2022-12-08更新 | 32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