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区域产业活动 >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 农业的区位选择 > 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15 引用次数:1951 题号:18316535

“秋延迟”栽培是指在夏季育苗、秋初定植、秋末冬初在保护设施内继续生长发育,产品延迟到11~12月上市供应的栽培方式。近年来,新疆吐鲁番市托克逊县大力推广“秋延迟”栽培,当地建设塑料大棚等栽培保护措施的投入占全部投入的40%;2020年秋,该县“秋延迟”种植率达到了78%。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托克逊县“秋延迟”栽培可以(     
A.扩大市场供应B.减少投入资金C.增加经济收益D.节省土地成本
2.下列促进托克逊县“秋延迟”栽培进一步发展的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A.加大劳动力投入B.发展网络营销C.加强科技指导D.发展蔬菜加工
3.“秋延迟”栽培应对的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A.高温B.霜冻C.干旱D.洪涝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困难 (0.15)

【推荐1】黔东南苗岭山区广泛分布着稻作梯田,并形成“林---河”四素同构的独特垂直景观,其和谐的“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关系是自然生态和人文传统的良好结合。下图为“稻田村落空间组合不同类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稻田村落空间组合存在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气候B.水源C.土壤D.地形
2.三种空间组合形态的“三生关系”对比(     
A.a类型最利于稻田管理维护B.b类型最利于村庄水源净化
C.c类型最利于农田施肥D.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相同
3.随着乡村振兴发展,稻作梯田在垂直空间上出现了“三生空间”的转型演化,主要表现为(     
A.稻田面积扩大,更多的林地被开辟为梯田
B.稻田景观细碎化程度加深,景观连续性增强
C.稻田由低海拔缓坡地区移向高海拔陡坡地区
D.生产空间逐步缩小,生活、生态空间日趋扩大
2023-06-29更新 | 473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困难 (0.15)

【推荐2】波罗蜜为常绿高大乔木,适生于无霜冻、年降雨量充沛的热带地区。海南某果园在种植波罗蜜之前开挖定植穴,定植穴内填充底土20cm,再将30kg有机肥和0.5kg磷肥与土混匀施入,最后回盖,土盘高出地面20cm(如图)。15~20天土盘自然下沉后,开始定植波罗蜜幼苗。幼苗阶段需要注意遮阳、保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定植穴覆盖土盘,主要是为了(     
①促进肥料腐熟②保持表层土壤墒情③抑制杂草生长④增加土层厚度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对土盘自然下沉起到关键作用的是(     
A.降水入渗B.地壳运动
C.流水侵蚀D.温差风化
3.幼苗阶段的遮阳、保湿最宜采用的方式为(     
A.营建温室大棚B.铺设地膜C.间作高秆作物D.覆盖草秆
2022-11-26更新 | 1254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困难 (0.15)
名校

【推荐3】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多途径开发食物来源”。下表为中国稻谷与小麦的消费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稻谷小麦


2018-20192019-20202020-20212018-20192019-20202020-2021
食用消费占比(%)74.775.474.870.668.168.8
饲用与损耗占比(%)7.17.915.813.711.628.5
工业消费占比(%)8.29.58.09.16.98.6
口粮品种总消费自给率(%)110.3107.1100.7102.0109.890.6
口粮品种食用消费自给率(%)1147.7.8142.0M144.5161.2N

注:口粮品种总消费自给率=口粮品种国内产量/口粮品种总消费量X100%;口粮品种食用消费自给率=口粮品种国内产量/口粮品种食用消费量X100%

1.表中M、N代表的数值分别是(     
A.128.4、124.4B.134.6、131.7
C.131.6、152.0D.135.6、147.5
2.稻谷与小麦的饲用与损耗占比增长明显,说明我国(     
A.肉蛋奶消费量增长B.粮食浪费较严重
C.粮食种植面积减少D.粮食进口量减少
3.“大食物观”视角下,我国应(     
①积极发展设施农业 ②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③确保食用口粮安全 ④优先发展饲粮生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9-07更新 | 44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