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城市与乡村 > 城镇化 > 城镇化概念及意义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5 题号:18343258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虚线代表____国家。目前,两类国家城市人口数量的差异是____
(2)从图中可以看出,发达国家城镇化起步____,但目前发展速度____
(3)目前我国城镇化进程处在____阶段,该阶段人口和经济活动向____集聚,城镇数量____,城镇规模____,出现城镇密集地区和____。这一阶段,区域经济的主导产业是____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东风村北临沙集镇镇区,改革开放前村民以务农为主。2006年村民尝试使用互联网销售家具,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随着家具产业规模的扩大,机械销售、物流快递与产品摄影等生产性服务业企业逐渐进驻,东风村互联网电商集群形成。2011年后,随着集群规模不断扩大,在政府的引导下,村内分散的生产空间逐步向产业园区集中,村民的居住空间开始向村庄外围移动。沙集镇镇区和其他村落也复制这一模式,使沙集镇成为著名的电商小镇。


(1)在图中三个虚框内,用相应图例画出现阶段东风村生产组团和居住组团的位置。
(2)分析相关生产性服务业进驻东风村的原因。
(3)说明东风村电商集群发展模式对带动沙集镇城镇化的作用。
2023-12-19更新 | 6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赣南位于江西省南部,地貌类型以山地、丘陵为主,占区域总面积的81%,兼有若干个大小不等的红壤盆地,占区域土地总面积的17%,有“七山一水一分田,还有半分道路和庄园”之称,形成独特的客家文化。赣南地处中亚热带南缘,属亚热带丘陵山区湿润季风气候。由于原有的乡村聚落自然条件已经不适宜现代人的居住,当地政府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形成了人口和聚落在人地关系紧张状态下垂直向下(下图左)和水平指向(下图右)的迁移。

(1)结合赣南的地形条件和气候因素,分析当地的聚落分布特征。
(2)分析当地人口和聚落垂直向下和水平指向迁移的原因。
(3)一方山水养一方人,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在赣南乡村聚落的城镇化演化过程中不免会影响城乡建设和城乡文化。请谈谈你的看法。
2024-04-11更新 | 52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淮海城市群地处苏、鲁、豫、皖4省接壤地带,是一带一路的交汇点,北连环渤海经济区,南临长三角大都市群,西接中原城市群,区位优势突出,是联结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带的桥梁和纽带。目前商丘、济宁、枣庄、宿迁、徐州、连云港、淮北、宿州8个城市共同组成淮海城市群核心区,周边12个城市组成淮海城市群非核心区,2017年淮海城市群三次产业结构为24.8:41.7:33.5。

材料二:下图为淮海城市群位置图,下表为2019年淮海城市群核心区城市的相关数据。


城市

面积(km2

城镇化率(%

GDP(亿元)

商丘

10704

44.83

2911.2

济宁

11187

59.69

4370.17

枣庄

4563

59.2

1693.91

宿迁

8555

61.1

3099.23

徐州

11258

66.7

7151.4

连云港

7615

63.6

3139.29

淮北

2741

65.88

1077.9

宿州

9787

43.96

1978.75


(1)简述建设淮海城市群的优越社会经济条件。
(2)淮海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应是__________,说明判断理由。
(3)从三次产业的角度,提出淮海城市群的发展对策。
2021-04-25更新 | 28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