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河流地貌的发育 > 河流地貌 > 河流堆积地貌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4 引用次数:771 题号:18361516

海底勘探表明,非洲西北部冈比亚河和热已河入海口的大陆架上分布有较大规模的古三角洲。随着地理环境变迁,这些古三角洲上逐渐发育出多条河道,同时大量泥沙被输送至大陆坡沉积形成一系列扇形沉积体,之后海平面发生变动导致这些扇形沉积体成为深水扇(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区域的古三角洲与深水扇(     
A.形成的外力作用相似B.构成的泥沙粒径相同
C.形成发育的时间同步D.所处的海水深度一致
2.推测古三角洲上多条古河道发育期间,图示区域(     
A.三角洲顶部沉积加速B.海底地形发生剧烈变动
C.海平面高度相对下降D.河流输送的沉积物增多
3.不考虑海水的作用,影响图示区域单个深水扇规模的主要因素包括(     
①大陆坡的坡度②古河道的数量和形状③大陆坡的宽度④古河流输送的物源量
A.③④B.②④C.①③D.①②
【知识点】 河流堆积地貌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涪江发源于岷山北坡,是嘉陵江的最大支流,该江穿越龙门山后,在山前形成冲积扇。下图为涪江冲积扇周边地区的地形地质构造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涪江受该地质地形影响,形成了多级冲积扇,下列关于断层F与冲积扇的形成时间由早到晚顺序正确的是(     
A.Q1—Q2—Q3—FB.Q2—Q3—F—Q1C.Q1—F—Q2—Q3D.Q1—Q2—F—Q3
2.某同学根据河流沉积作用的变化规律,推断图中冲积扇沉积物颗粒大小合理的是(     
A.Q1>Q2>Q3B.Q3>Q2>Q1C.Q1=Q2>Q3D.Q2>Q3>Q1
2021-11-03更新 | 325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都江堰位于岷江由山谷河道进入成都平原的地方,为无坝引水工程。岷江江心所筑分水堰称为鱼嘴,将江水一分为二:西边称为外江,宽而浅;东边为窄而深的内江,流入宝瓶口。在洪水期,内、外江水量分配比例合理,并且当内江水量超过宝瓶口进水能力时,水和沙会自动从飞沙堰排出,大大提高了防洪抗旱效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李冰父子采用火烧岩石的方法使岩石爆裂,凿穿玉垒山,开通宝瓶口,引水入成都平原。以上处理岩石的方法所蕴含的原理类似于(     
A.风化作用B.侵蚀作用C.搬运作用D.沉积作用
2.鱼嘴通过“四六分水,二八排沙”,达到防洪抗旱的良好效果。关于内江分流占比及主要成因正确的是(     
A.丰水期分六成,河床较深B.枯水期分六成,河床较深
C.丰水期分四成,河道较窄D.枯水期分四成,河道较窄
3.都江堰工程千年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它有效地处理了泥沙问题。进入成都平原的泥沙量较小的原因是(     
A.飞沙堰将泥沙阻挡在内江一侧B.内江位于凹岸,表层水流入,含沙量小
C.内江流速快,泥沙搬运能力强D.在宝瓶口处流速减慢,泥沙在内江沉积
2023-05-20更新 | 451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潼关高程指黄河河水在流经潼关时,断面洪水每秒流量达1000立方米时的相应水位。历史上其冲淤变化一直有“黄淤渭冲”之说,即当潼关洪峰以黄河(小北干流河段)来水为主时淤积抬升,当以渭河来水为主时冲刷下降。1974年以来,三门峡水库一直采取“蓄清排浑”方式(非汛期蓄水,汛期洪峰来临之前放水)运行。近年来潼关高程总体抬升,对渭河和黄河流域产生较大影响。下图为潼关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黄淤渭冲”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流量不同B.流速不同C.来沙量不同D.泥沙粒径不同
2.三门峡水库“蓄清排浑”对潼关高程变化的影响是(     
A.汛期抬升,非汛期下降B.汛期下降,非汛期下降
C.汛期抬升,非汛期抬升D.汛期下降,非汛期抬升
2020-12-10更新 | 37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