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区域发展 > 区域可持续发展 >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 荒漠化 > 荒漠化的含义、类型与分布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110 题号:18368631
干旱地区蒸发旺盛,如果灌溉措施不当,土壤盐分极易在地表聚集,出现的荒漠化现象称为(     
A.土地沙漠化B.次生盐渍化C.石质荒漠化D.沙尘暴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1】下图表示撒哈拉沙漠附近牧区的荒漠化过程,图中序号代表土地退化、水分减少、过度开发。随着旅游业发展,该牧区部分牧民转而从事旅游相关的产业。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表示该地区荒漠化过程的自然背景,其含义是
A.气候干旱B.土地贫瘠C.植被稀疏D.地表崎岖
2.图中序号按土地退化、水分减少、过度开发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①③②C.③②①D.③①②
3.图示箭头乙的含义是
   ①人口数量增加   ②草地面积减少   ③载畜能力下降   ④放牧规模扩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4.该牧区旅游业发展的生态意义表现为
A.污染减少,环境质量改善B.牧场压力减轻,草原质量改善
C.就业增加,牧民收入提高D.交通条件改善,经济发展加快
2017-07-13更新 | 138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中国现有荒漠化土地267.4万km2,其中风蚀荒漠化187.3万km2;土壤盐渍化17.3万km2;冻融荒漠化36.3万km2。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下图所示的9个省区。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有关我国荒漠化的现状,正确的是(     
A.荒漠化最严重的是风蚀荒漠化,占荒漠土地的99%
B.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省区
C.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的9个省(区)年降水量都在400 mm以下
D.长江以南的省(市、区)没有荒漠化土地
2.占全国荒漠化比例最高的省区,其荒漠化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植被人为破坏严重B.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
C.深居内陆,气候干旱D.农牧业生产方式落后
2020-03-13更新 | 8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3】下表是两个不同年份甘肃省荒漠化土地分析结果表。关于甘肃省荒漠化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有(     
荒漠化类型2004年土地面积/104hm22009年土地面积/104hm2土地面积减少量/104hm2年变化率/%
风蚀1560.471549.83-10.64-0.14
水蚀289.11284.91-4.20-0.29
盐渍化68.9170.261.350.39
冻融16.2816.290.010.01
①最主要的类型是风蚀荒漠化,是因为当地多大风
②水蚀荒漠化土地面积远小于风蚀荒漠化,是因为当地气候干旱,降水少,地面径流少
③冻融荒漠化土地面积变化小与人为因素关系较小
④甘肃省各类荒漠化土地面积均呈增加趋势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2024-02-06更新 | 3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