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人口 > 人口的空间变化 >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2 题号:18446738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户籍人口是指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系统登记注册的人口。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范围内(半年以上)的人口。下图为2012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统计图。



(1)图中户籍人口数量大于常住人口数量的省级行政区主要分布在我国________地区(东、中、西部)。户籍人口数量小于常住人口数量的省级行政区主要分布在我国____地区(东、中、西部)。
(2)分析河南省户籍人口大于常住人口数量的原因。
(3)有人提出北京、上海、广州等超大城市应该限制外来人口迁入。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请说明理由。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三江平原(见下图)位于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交汇处。在大规模开垦前,该地区野生动植物丰富、人烟稀少,素有“北大荒”之称。20世纪50—60年代,大批转业军人和知识青年迁入,开垦了4600多万亩耕地,建成50多个大型国营农场。“北大荒”从此变成了“北大仓”,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大部分粮食销往外省,主要通过大连口岸转运至江浙、广东等沿海地区。近年来,三江平原地区采取多种措施,为实现农业稳产增产和保护绿水青山做出了巨大贡献。

   

(1)三江平原属于流水____地貌。
(2)三江平原地区分布有有机质含量丰富的____(填“黑土”或“红壤”)。
(3)20世纪50—60年代,三江平原人口迁入具有____(填“自发性”或“组织性”)特征。
(4)三江平原北粮南运至广东省的运输方式是先选择____方式运至大连,再选择____方式运至广东省。
(5)请为三江平原地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出至少两条合理建议。
2023-06-19更新 | 8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国流动人口达2.21亿人。如图为我国1982~2010年流动人口数量统计图。

材料二 下表为八大经济板块吸收的流动人口占全国流动人口比重(单位:%)。

2005年2010年
东北地区6.956.20
北部沿海11.9713.22
大西北地区3.134.13
黄河中游地区7.9811.14
大西南地区10.9813.53
长江中下游地区9.7111.01
东部沿海地区20.5819.85
南部沿海地区28.7020.91
(1)据材料一,分析我国流动人口的特点。
(2)据材料二,分析吸收流动人口最多的地区是_______,人口大量涌入给该地区带来哪些影响?
2019-04-28更新 | 10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读“20世纪80年代下半期中国务工经商流动人口示意图”(左图)和“1850年以来美国本土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示意图”(右图),回答问题。



(1)两图中反映的人口迁移类型是              (按是否跨越国界划分)。
(2)从左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人口迁入数量比较多的地区是京津唐、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这三个地区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3)左图中,四川人口大量外迁对本省产生的影响。
(4)右图中,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美国东北部老工业区的人口大量迁往西部和南部,其原因是。
(5)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老工业区和城市出现人口回流现象,老工业区对其的拉力是什么?
2020-05-14更新 | 11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