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球上的水 > 相互联系的水体 > 陆地水体之间的水源补给关系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504 题号:1846938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图左为我国某区域河湖分布图。1970年,修建了从额尔齐斯河引水至大海子的调水渠。

材料二:额尔齐斯河上游峡谷处,有一种山体表面形态既圆润平滑又十分陡峭,被当地人称“神钟山”(也称穹状山峰)的花岗岩景观。图右为神钟山景观和形成过程示意图。



(1)描述额尔齐斯河南北两侧支流数量差异并分析原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神钟山”的形成过程。
(3)比较1970年之前大海子与小海子的盐度高低,并用水循环的原理说明原因。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乌伦古湖为咸水湖,自20世纪60年代起,乌伦古河流域人口、耕地猛增,乌伦古湖水位下降,湖水水质恶化,而后从额尔齐斯河调水改善乌伦古湖水质。


             

注:阿勒泰气象站(海拔:715米;最大积雪深度35.3cm;最大积雪深度月份:2月)   森塔斯气象站(海拔:1500米;最大积雪深度1505cm;最大积雪深度月份:3月)


(1)比较图示两个气象站最大积雪深度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阿勒泰水文站5~7月降水量增多,但径流量减少,请分析其自然原因。
2023-07-27更新 | 126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关系着周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安全。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青海湖流域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地处我国西部干旱区与东部季风区的交汇地带,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泊,湖水主要依赖河流汇入和大气降水。几十年来,青海湖的水位、面积发生着变化,研究表明,气候变暖对水循环有着重要的影响。

材料二:青海湖是阻挡西部沙漠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是气候变化响应的敏感区域和典型的生态系统脆弱地区。20世纪50年代以前,流域内一直以畜牧业生产为主;50年代到2005年间,流域内大量开垦草原4.49万km2,尤其在湖东和江西沟等地开办农场;到1986年实际耕地只有2.22万km2,50.6%开垦面积沙化。




青海湖区人口增长变化及比较   单位:人口规模/万人、平均增长(%)
年均青海湖区青海省平均全国平均
人口规模年均增长人口规模年均增长人口规模年均增长
19535.48167.6559434.67
196412.947.36214.562.2369794.341.46
198219.162.15389.573.22100817.52.02
199022.161.82445.691.68113368.31.47
200021.92*-0.11518.161.51265831.1
1950-20002.552.171.54

资料来源:根据青海省历次人口普查资料计算。*因经济建设、或某个工程、地区环境恶化等原因人口迁出。


(1)分析青海湖流域河水的主要补给来源。
(2)归纳青海湖1974年以来面积年际变化的总体特点,并从水循环角度分析2005年后来青海湖面积变化趋势的主要原因。
(3)青海湖环湖地区出现沙漠化现象,2005年以前沙漠化不断扩大。根据材料分析土地沙漠化扩大的主要人为原因。
(4)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简述青海湖水量增大对周边地理环境的影响。
2021-05-03更新 | 279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真题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左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右图为左图中拉合尔气候统计资料。

材料二:巴基斯坦是世界重要的灌溉农业国家,乙地是该国重要农业区。目前,乙地正推广“水肥药一体”的喷滴灌技术(在灌溉水源中加入化肥和农药)取代大水漫灌。
材料三:中巴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和巴基斯坦两国重要的合作项目,瓜德尔港、产业园区、公路铁路和能源为四个建设重点。通过该走廊建设,逐步完善巴基斯坦与中国的互联互通,推动中巴社会经济共同发展。
(1)甲处河流径流全年有两个峰值,说出其出现的季节及主要补给类型。
(2)说明乙地多旱灾的自然原因。
(3)简述乙地推广“水肥药一体”喷滴灌技术的环境效益。
(4)说明将交通作为中巴经济走廊建设重点的主要理由。
2017-11-08更新 | 555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