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人口 > 人口的空间变化 > 人口的迁移 > 人口迁移的影响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0 题号:1847928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图1为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图中AB线西北部占全国土地面积的57%,人口仅占全国总人口的6%,东南部面积占全国土地面积的43%,却集聚了全国94%的人口。图2为1949年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示意图。


(1)据图文材料,描述我国人口分布特征。
(2)说明图1中AB线东南部人口密度大的人文原因。
(3)图2中四川省一直为人口迁出地,请评价人口大量迁出对四川省产生的主要影响。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2009-2021年)》率先在全国提出实施公共服务人口迁移策略,即促进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由欠发达地区向珠江三角洲地区迁移,以减轻欠发达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财政负担。下表是近年来全国前5位人口流入大省及其人口来源省份排序表。

全国前5位人口流入省来源省
第1位第2位第3位第4位第5位
广东湖南四川广西江西湖北
江苏安徽四川浙江河南贵州
浙江江西安徽四川贵州湖北
M省黑龙江吉林河南安徽江苏
四川重庆广东云南浙江新疆

(1)指出《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2009-2021年)》的实施带来的有利影响。
(2)M省流入的人口受历史渊源影响明显,M省最有可能是哪个省?
(3)简述我国人口大规模跨省(区、市)流动对人口流出地区的影响。
2022-02-11更新 | 40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疆地处我国西部边陲,人口相对稀少,物产丰富。其中长绒棉因品质优良而蜚声海内外,每年棉花采摘季节,吸引大量省外人口流入形成壮观的采棉大军。下表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际人口迁移的来源地构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际人口迁移的来源地构成单位:%

年份(年)甘肃四川河南山东安徽陕西江苏河北湖南宁夏
1957~196635.024.4711.136.287.603.7115.952.611.822.6
1967~197632.4112.0515.9213.74.362.864.433.383.633.55
1977~198420.4613.7112.43123.3865.087.093.66
199011.3434.6017.014.703.786.056.091.512.142.00
200018.7130.3120.882.614.425.184.200.891.523.42

资料来源:《中国人口(新疆分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为数据缺失

(1)推测山东2000年迁入新疆的人口比重下降的可能原因。
(2)简述河南距新疆较远,但迁入新疆的人口数量占比较大的主要原因。
(3)评价新疆棉花采摘季节的人口流入对当地的有利影响。
2022-06-02更新 | 5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和发展速度较快的区域。其中,上海市以黄浦江为重点发展区,黄浦江西岸的外滩历史上一直是上海的金融商务中心,而黄浦江东岸在80年代还是农田和菜地的郊区,现如今已成为上海市重要的金融中心区。下图为长江三角洲部分区域城市化水平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概括图中所示地区城市化水平的地区差异。
(2)据统计2022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超过1000万,分析这一现象对上海市的建设和发展的影响。

材料二:长江三角洲经济区1991年和2008年各类用地比重(%)(下表)

年份水田旱地林地草地园地城镇陆地水域滩涂未利用
199148.0814.4718.720.340.219.657.960.350.22
200841.879.8917.270.040.0323.916.350.630.01
(3)据表归纳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特点,并指出该变化对自然地理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2023-04-12更新 | 13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