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人口 > 人口的空间变化 >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4 引用次数:167 题号:18500345

在研究区域人口分布格局时,按区域人口密度高低将区域空间关联进行分类。如人口密度较高的区域多与周围其他人口密度较高的区域在空间上集聚,则为高高集聚。下图为浙江省县域人口密度空间关联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高高集聚类型区域所形成的共同条件有(     
A.自然条件更优越B.经济发展水平高C.城市行政等级高D.生活配套更完善
2.据图可知(     
A.义乌市人口密度高于周围地区B.宁波市区对周边区域辐射较弱
C.杭州市的人口密度为该省最大D.浙西地区经济落后,人口密度低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黑龙江黑河—云南腾冲一线是反映我国东南地狭人稠、西北地广人稀这一显著差异的人口地理分界线。下图示意我国省际流动人口的空间迁移总量(2020、2030年为预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省际流动人口的空间迁移,将导致我国人口分布
A.全国范围内趋向均衡B.东南半壁趋向均衡
C.东南半壁人口密集区的集聚程度提高D.西北半壁人口密集区的集聚程度提高
2.下列原因中,最可能导致2020-2030年我国省际人口流动量下降的是
A.全国人口数量减少B.经济发达地区劳动力短缺
C.省际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D.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化速度趋缓
2017-08-17更新 | 798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黑龙江黑河—云南腾冲一线是反映我国东南地狭人稠、西北地广人稀这一显著差异的人口地理分界线。下图示意我国省际流动人口的空间迁移总量(2020、2030年为预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省际流动人口的空间迁移,将导致我国人口分布
A.全国范围内趋向均衡B.东南半壁趋向均衡
C.东南半壁人口密集区的集聚程度提高D.西北半壁人口密集区的集聚程度提高
2.下列原因中,最可能导致2020-2030年我国省际人口流动量下降的是
A.全国人口数量减少B.经济发达地区劳动力短缺
C.省际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D.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化速度趋缓
2017-08-08更新 | 300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受户籍制度的影响,在衡量我国人口城镇化水平时存在两种口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下图示意1990年—2020年我国两城镇化率差距的演变情况。2014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争取实现“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差距缩小到15%”的目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90年至2014年,两种统计口径城镇化率差异增大的直接原因是(     
①户籍制度严格②城乡经济差异增大③流动人口数量增加④农业生产规模缩小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近年来,在我国放宽落户政策的背景下,2020年没有实现两种统计口径城镇化率差距缩小到15%目标的主要原因是(     
A.户籍政策放宽B.城镇化速度逐渐减缓
C.生育水平下降D.农村土地附加值升高
2024-02-29更新 | 56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