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区域发展 > 区域可持续发展 >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 荒漠化 > 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85 引用次数:222 题号:18524285

荒漠化治理是关乎国土生态安全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片圈面”防护林体系建设模式,是从片、圈、面,依次种植农田防护林网、大型基干防风防沙林带、封沙育林育草带,构成带、片、网,防、经、用和乔、灌、草相结合的综合防护林体系。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片圈面”防护林体系建设模式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片圈面”防护林体系荒漠化治理模式效果显著的主要原因是(     
A.立体种养结合,水资源消耗量少B.片圈面划分明确,防护林种类多
C.植被覆盖率高,防风固沙效果好D.土地产出率较高,经济效益较好
2.构成“片圈面”防护林体系的植被都具有的特征是(     
A.根系发达B.耐旱C.枝叶茂盛D.速生
22-23高二下·贵州黔西·阶段练习 查看更多[6]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合理利用水资源,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是防治荒漠化的重要对策和措施。不同地区水资源的利用方式不同,下列地区中水资源利用方式合理的是
A.新疆绿洲地区——发展高耗水工业
B.内蒙古草原牧区——增加水井数量
C.半干旱农作区——推广节水农业,防治土壤盐碱化
D.干旱的内陆地区——大力加强河流上游沿岸地区的引水灌溉
2019-12-09更新 | 41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下表是中国20世纪下半叶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读表回答23-24题。

1.导致强沙尘暴次数和土地沙化速度变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围湖造田B.深居内陆,降水稀少
C.植树种草D.过度放牧等不合理生产活动
2.2.对防治该环境问题可行的措施有
①抽取地下水        ②生态移民        ③建设防护林体系        ④开采矿产资源
A.④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019-01-30更新 | 85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非洲萨赫勒地区处于干旱与半干旱、热带沙漠向热带草原的过渡地带,年降水量大多为100-500毫米。20世纪以来,传统的游牧经济向商品性的定居牧业经济转变。20世纪50年代以来,该地区人口急剧增加,对粮食的需求也迅速增加,旱作农业不断向北推进。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萨赫勒地区出现了严重的荒漠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萨赫勒地区土地荒漠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①过度开垦②过度放牧③全球气候变暖④修建道路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遏制萨赫勒地区生态恶化趋势的根本措施是(     
A.增加区域降水B.采用草方格沙障
C.控制人口数量D.提高植被覆盖率
3.萨赫勒某地区推广农作物的休闲轮作制,主要目的在于(     
A.削减风力B.恢复土壤肥力
C.增加降水量D.增加杂草
2021-09-14更新 | 44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