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区域发展 > 区域可持续发展 >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 荒漠化 > 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318 题号:18536035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浑善达克沙地(下图)曾经水草丰美,20世纪后期,由于草场退化严重,沙尘暴频发。21世纪初,这里开始进行生态恢复。在浑善达克沙地深处某行政村,设计了乔一灌一草多层次、高密度防风林。同时,为了保证树木成活,使用生根剂处理树木。当年种植的旱柳萌芽了,然而好景不长,次年这些树木就不再抽叶,并逐渐枯死。2002年,人们在严重退化的土地上,建起了围栏,让其自然恢复。到2008年,该行政村草被完全恢复,自然生长的榆树高达5-8米。



(1)推断浑善达克沙地的主要气候特征。
(2)分析当地在严重退化的沙地上,人工树木短暂存活后逐渐枯死的原因。
(3)说明建起围栏后当地植被自然恢复的过程。
(4)对于“在浑善达克沙地类似地区应加强人工恢复植被”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敦煌是我国著名的“旱极”。敦煌绿洲地处敦煌盆地,疏勒河及党河是绿洲的主要补给水源。新中国成立后,相继建成了双塔水库和党河水库,整个绿洲地区开挖了2000多眼机井,敦煌绿洲面积迅速增加。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大部分党河水已经不在河道里流淌,而改为用密封管道运输至各个水点。20世纪90年代后,敦煌绿洲萎缩速度加快。



(1)分析敦煌成为我国“旱极”的自然原因。
(2)分析敦煌绿洲面积先扩大后萎缩的原因。
(3)简述密封管道输水替代自然水流的利弊。
(4)针对敦煌绿洲持续萎缩的情况,有人主张节水,以自然恢复为主,有人主张从青藏高原调水。请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2020-02-20更新 | 95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下图左)是我国最大的固定与半固定沙漠,年降水量70~150mm,年蒸发量2000mm以上,冬季有20~30cm深的稳定积雪覆盖。近20年来,随着大规模、高强度的工程建设,该地区生物多样性下降,且受损区(植被破坏严重区)分布零散,生态环境面临严峻挑战。遵循“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促进为辅”原则,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该地实行了以生物结皮技术(生物结皮是由土壤颗粒与蓝藻、地衣以及苔藓等生物,以不同比例混合形成有机复合体的表层土壤)、水平沟技术(下图右)为主的生态修复模式,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



(1)简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形成的自然原因。
(2)分析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生态修复困难的原因。
(3)简述生物结皮在植被恢复中的作用。
(4)通过水平沟技术能够实现节水免灌,试说明原因。
2021-08-23更新 | 363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1年3月中旬我国北方地区遭遇罕见的沙尘天气,为十年来罕见。相较于往年,蒙古国气温异常偏高,气旋活动频繁,有利于起沙和输沙的发生。

材料二一种现代化的农业栽培技术——营养枕。其外包编织袋,内包防渗漏材料,里面填充科学配比的草炭、腐熟、农家肥等,组成特定作物的栽培基质,直接铺于地表,即可栽种。由于营养枕技术的诸多优势,内蒙古通辽地区的农户也决定尝试这种农田新事物。



(1)对比普通的大棚农业,说明营养枕技术的优势
(2)指出通辽地区推广营养枕技术可缓解的生态问题,并分析原因
2021-05-28更新 | 12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