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区域产业活动 >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 农业的区位选择 >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257 题号:18604507

从“南粮北运”到“北粮南运”,中国农业经千年形成的粮食分布格局在最近30年间被改变。“营口—高栏—衡阳”北粮南运海铁大通道由珠海港集团和中远海打造,通过这条通道,东北地区的粮食装箱后,在辽宁营口港经大船运抵珠海高栏港,再经铁路中转至湖南衡阳。相比依托铁路经长江中转的物流路径,“营口—高栏—衡阳”北粮南运海铁大通道可以节省7~10天的运输时间,降低了粮食货物运输途中的霉变风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南粮北运”向“北粮南运”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全球气候变化B.城市化地区差异
C.人口分布变化D.土地生产力差异
2.东北地区成为“北粮南运”最主要粮食供应地的优势条件是(     
A.水热条件优越B.农业技术先进
C.人均耕地广D.机械化程度高
3.“营口—高栏—衡阳”北粮南运海铁大通道运送的主要货物最可能是(     
A.水稻B.马铃薯C.油菜D.玉米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下图为我国黄土高原局部略图,当地年降水量约500毫米。完成下面小题。



1.近年来,图中多地推广无人机喷洒农药,为了降低农药导致的环境污染,无人机喷洒时间及原因正确的是(     
A.白天,增加农药蒸发量B.夜间,增加农药蒸发量
C.白天,减少农药蒸发量D.夜间,减少农药蒸发量
2.图中各地农业生产部署较好地体现因地制宜的是(     
A.甲-土层深厚,种植水稻B.乙-临近河流,饲养奶牛
C.丙-起伏较大,种植果树D.丁-地势开阔,种植甘蔗
2023-04-27更新 | 7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如图显示的是某国家(图中①②不属该国领土)玉米生产区的分布和种植、收获玉米的时间。该国在黄金和钻石等矿产品发现之前,就曾经是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据此并读图,回答问题。

1.依提供信息可知,该国玉米产区主要分布在(  )
A.平原地形区B.高原地形区
C.盆地地形区D.丘陵地形区
2.该国甲地的气候有别于玉米主要产区的气候,当收获玉米时期甲地主要收割或采摘的是 (  )
A.小麦B.油菜
C.甘蔗D.葡萄
3.该国重点防治的环境问题是(  )
A.森林锐减B.荒漠化
C.物种减少D.大气污染
2012-08-04更新 | 481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3】水稻在株洲有悠久的种植历史,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产量也不断提高。早在1996年株洲就已成为我国第-个“吨粮市”(双季稻平均产过吨的地级市)。以水稻脱粒为例,不同阶段使用的工具依次为禾桶、脚肆打谷机、水稻收割机。完成下面小题。

1.水稻在株洲有悠久的种植历史的主要因素是(     
A.政策B.人口C.技术D.位置
2.与“吨粮市”这一荣誉称号无关的因素是(     
A.地形B.土壤C.水分D.热量
3.随着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水稻生产(     
A.劳动力的数量越来越多B.基础设施投资越来越多
C.对能源的消耗越来越少D.资金的投入越来越少
2022-01-14更新 | 11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