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构造地貌的形成 >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7 题号:18610188

宋代以来,珠江三角洲某地的人们通过沿江沿海筑堤、修坝、淤地等一系列人工活动围垦田地。堤围始建于宋代,初次合围(环绕围垦田地的外堤合拢)于明初,兴盛于清中叶。下图示意该地不同时期的围垦景观。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宋元时期,珠江三角洲地区地势低洼,河网密布,推测当时居民点分布特点(     
A.散点状B.团聚状
C.条带状D.放射状
2.明代中期,当地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水利系统,水稻产量显著提高并有大量余粮输出。有关堤坝对提高水稻产量的作用说法错误的是(     
A.沿河堤坝,围垦土地,扩大种植规模B.沿海堤坝,便于灌溉,改善种植条件
C.沿河堤坝,防治洪涝,改善土地质量D.沿海堤坝,阻挡海潮,保护农田安全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下图为我国某绿洲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区域影响城镇分布最主要区位条件是(  )
A.地形
B.交通
C.水源
D.气候
2.适合该地农业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
①修建防渗漏灌渠,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②大量开采地下水,灌溉农田
③开发山地,扩大耕地面积 ④采用先进科学技术,推广耐旱品种的种植 ⑤营造防护林网,保护农田
A.②③④B.③⑤⑥C.①④⑤D.①②③
2017-12-09更新 | 178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2】哈尼梯田主体位于我国西南部的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哈尼梯田区内主要民族为壮、彝、瑶、苗、汉、哈尼和傣族,形成了多民族聚居的格局。下图为哈尼梯田多民族共生立体格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哈尼梯田多民族在15002000米集中分布的原因是(     
A.地形坡度小B.气候适宜
C.靠近河流D.方便耕作
2.与哈尼梯田区其他民族人民相比,推断傣族人民更偏向于(     
A.喜热亲水B.喜山远河
C.喜凉散居D.精耕聚居
2022-02-22更新 | 72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读某地区村落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村落的形态特点是(     
A.呈多边形B.呈带状C.呈环形D.呈点状
2.该地区村落按图示分布的原因是(     
A.在山区受地形的影响,村落沿河谷而建B.平原开阔平坦,便于农耕
C.为逃避野兽袭击而建在山口D.为防洪水,村落建在山脊
2021-10-13更新 | 19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