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城市与乡村 > 城乡空间结构 > 城市和乡村的形成和发展 > 城市和乡村区位因素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85 引用次数:312 题号:18646165

21世纪后,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我国同城化现象愈发普遍。下图为南京——扬州地区同城化格局演化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地区同城化演化过程中(     
A.I阶段区内城市少,区域空间结构复杂B.II阶段副轴线的布局促使沿线房价降低
C.III阶段网络化布局促进了城镇组团发展D.I—II—III阶段区域生产要素布局更加集中
2.城际铁路对同城化推动效应显著,表现为(     
①时速越快,中心城市辐射越强,同城化程度越高
②同一时速下,距中心城市越近,同城化程度越高
③强化区际联系,促进城市间明确分工、资源共享
④具有时空压缩效应,提升了区内城市的行政级别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城市腹地指城市周围与城市具有紧密的经济、文化联系的毗邻地区。城市与腹地的关系可以分为吸收和辐射两种模式。一般来说,城市规模较小时以吸收腹地资源为主,城市规模较大时以辐射为主。左下图为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单向吸收模式示意图,右下图为城市发展过程中双向影响模式示意图,图中C、C1、C2、C3、C4表示城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为提升大都市的辐射带动能力,应优先发展(     
A.高新技术产业B.重化工业C.旅游休闲业D.交通等基础设施
2.与单向吸收模式相比,双向影响模式(     
A.不利于腹地内城市的发展B.腹地与中心城市的互补性增强
C.中心城市发展速度较慢D.不利于腹地自然资源的开发
3.右上图C2、C3城市发展速度较C1、C4快,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理位置B.人口规模C.交通条件D.城市规模
2022-11-03更新 | 65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世界四大流域中,人口分布最稀少的是: (   )
A.尼罗河流域B.亚马孙河流域C.长江流域D.密西西比河流域
2017-05-23更新 | 5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我国南方许多城市,最初都是沿江沿河逐步发展起来的。其有利条件是(     
①便利的水运②丰富的水能③充足的水源④秀美的水景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1-10-20更新 | 5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