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区域发展 >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 资源跨区域调配 > 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 我国南水北调工程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290 题号:18665977

引汉济渭工程横穿秦岭屏障,以满足西安、咸阳、宝鸡、渭南4个重点城市及其他县域、工业园区的调输配水工程。调水工程由蓄水水库及秦岭隧洞组成,隧洞最大埋深离地面2012米。下图示意引汉济渭工程线路。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引汉济渭工程(     
A.自北向南全程可自流引水B.全程施工难度较小
C.沟通长江、黄河两大水系D.地跨我国热带与亚热带
2.“引汉济渭”水利工程建设的意义有(     
①缓解关中地区用水问题②增加江汉平原农田灌溉面积
③促进关中地区城市化和工业化④提高渭河流域运输效率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1】青藏高原拥有庞大的淡水资源,“藏水北调”的设想引起极大关注和争论。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雅鲁藏布江的描述,正确的是(     
A.径流量从上游往下游递增B.径流量年际变化小
C.以地下水补给为主D.常发生凌汛
2.“藏水北调”工程不会(     
A.改善调入地生态环境B.提高我国水资源利用率
C.加剧青藏地区冰川消融D.诱发沿线地质灾害
2022-06-19更新 | 83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下图是我国“南水北调”东线部分线路图,回答下面小题。



1.在南水北调的三条线路中,最先开始实施修建的是东线,原因可能是(     
A.利用京杭大运河线路,易于建设
B.东线调水量最小,受降水的季节变化影响最小
C.东线在三条调水线路中最短
D.地势南高北低,最利于调水
2.最先规划建设的东线工程,在建设初期却得不到调入省市的认可,不愿使用所调之水,原因可能是(     
A.人们饮水习惯,怕水土不服
B.调水量小,满足不了工农业生产的需求
C.水的价格升高,工农业生产成本提高
D.长江流域受生产、生活影响,水质较差
2023-03-20更新 | 55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滇中引水工程(一期)北起丽江石鼓金沙江,南至云南红河州新坡背,输水总干渠全长约664km,其中大部地段采用隧洞输水。滇中引水工程是中国西南地区规模最大、投资最多的水资源配置工程,是我国在建最大引水工程之一。下图为滇中引水工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滇中引水工程大部采用隧洞输水,主要目的是(     
A.减少沿线蒸发量,增加输水量B.地势起伏较大,减少逐级提水
C.缩短线路长度,节省建设资金D.接纳地下水源,提高输水能力
2.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相比,滇中引水工程(     
A.单位造价较高B.惠及人口较多C.输水总量较大D.线路总体较长
2023-06-15更新 | 7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