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球上的大气 > 大气的受热过程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789 题号:18669911

石冰川是由岩石碎块和冰体组成并沿谷地或山坡缓慢移动的混合体,常见形态有舍状和叶状等。石冰川是高寒山地环境下的产物,对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下图示意石冰川结构。据此完成问题。



1.影响石冰川形态的主要因素有(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冰岩比重D.地形地势
2.岩屑堆的形成过程是(     
①冰川运动②冰体融化③碎屑堆积④吸纳碎屑
A.②①③④B.④②①③C.①④②③D.③④①②
3.石冰川受气温变化的影响弱于冰川,是因为石冰川(     
A.分布地区太阳辐射弱B.内部冰体的储量较少
C.表层岩石碎屑隔热好D.前端植被调节气温强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下图是某地气象台绘制的该地气温日变化监测图。(注: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14点左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此地大致(     
A.位于90°E,昼长12小时左右B.位于90°E,昼长14小时左右
C.位于120°E,昼长12小时左右D.位于150°E,昼长14小时左右
2.据图判断(     
A.10点地面吸收的太阳热量最多B.白天地面吸收的热量始终大于散失的热量
C.气温最低时是地面散失热量最多的时刻D.地面一天中随时都在散失热量
2021-10-11更新 | 219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2】在我国古诗词或谚语中也不乏描述地理现象、揭示地理规律的诗句。下图为大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高处不胜寒”的原因是因为随高度增加(     
A.①减弱B.②减弱C.③减弱D.④减弱
2.“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白天①弱,夜晚②弱B.白天④强,夜晚②强
C.白天①强,夜晚③强D.白天④弱,夜晚③弱
2024-03-19更新 | 11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燃煤污染对雾霾天气的形成产生巨大的影响,为了改善空气质量,2017年北京煤改电新增18.9万户。下图为“大气保温作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北京煤改电后,将导致(     
A.甲减弱B.乙增强C.丙无变化D.丁减弱
2022-12-17更新 | 4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