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区域产业活动 >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 工业地域的形成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192 题号:18702087

产业集聚是经济活动最突出的地理特征,反映了企业区位选择的决策变化,分为行业形成集聚和提升集聚强度两阶段。产业集聚过程可能涉及新企业的进入和老企业的退出,部分产业跨越集聚门槛较高,倾向于分散或随机分布。下图为京津冀地区制造业集聚阶段及主导因素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跨越集聚门槛较高,倾向于分散布局的产业是(     
A.航空航天B.电子产业C.机械工业D.食品工业
2.京津冀地区制造业集聚的不同阶段(     
A.劳动力丰富,纺织服装产业集聚意愿增强
B.产业关联强,机械制造产业集聚意愿减弱
C.交通运输发达,电子信息产业集聚意愿增强
D.外商投资量大,汽车制造产业集聚意愿减弱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德国投入大量财政补贴支持汽车工业新能源转型,但汽车用动力电池依然大部分依赖国外供应。2023年1月,中国企业在德国建设的动力电池工厂开始规模化生产,预计在2024年可满足约30万辆新能源电动汽车的生产需求。德国政府计划到2030年碳排放总量较1990年减少65%。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中国企业在德国建设动力电池工厂,主要是看重德国(     
A.地广人稀B.交通便利C.市场广阔D.原料丰富
2.德国汽车工业新能源转型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是(     
A.有效控制地面沉降B.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C.减少极端天气发生D.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2023-06-12更新 | 158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2】下图为2018年福建省碳生态承载系数及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分布图。碳生态承载系数表示某一地区碳吸收量占全区比例与该区域碳排放量占全区比例的商,反映该区域碳汇能力的大小。福建省各城市间通过产业转移、产业合作、能源消费等方式产生碳排放关联。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由福建省碳生态承载系数的空间分布,最可能推知的是(     
A.城镇空间结构B.土地利用方式C.环境污染类型D.能源消费结构
2.碳排放空间关联度反映出(     
A.厦门市的城市等级最高B.交通的通达度西部大于东部
C.沿海城市生产功能较强D.城市辐射能力北部强于南部
3.福建省东部沿海地区合理的发展策略是(     
A.优化产业结构,控制高碳排放B.保障能源供给,发展高能耗产业
C.禁止产业开发,低碳绿色发展D.重点开发农产品,修复生态环境
2023-01-04更新 | 412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3】美国是世界上工、农业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就此回答下面小题。

1.有关东北部工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五大湖及沿海便利的水运条件B.工业中心有洛杉矶、休斯敦等
C.工业区内的“硅谷”是美国新兴的电子工业中心D.为新兴工业区
2.美国农业的特点是(     
A.热带农产品产量大B.是世界上稻米产量最大的国家
C.生产专业化程度高D.有众多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
3.有关东亚东部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大陆性气候显著,经济以畜牧业为主②海洋性气候显著,工农业发达③季风性气候显著,雨热同期,农业较发达   ④有世界著名的工业区,工农业发达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0-06-15更新 | 12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