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人口 > 人口的空间变化 >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7 题号:1872649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乌蒙山区地处滇、黔、川三省接壤地带,境内山高坡陡、切割纵横,落差大,地貌类型山、丘、坝兼备,以山地和高原为主,平均海拔2500m。下表示意1995~2005年乌蒙山区各海拔人口数量及密度变化。

海拔/m1995年2000年2005年
人口总数/万人人口密度/(人·km-2)人口总数/万人人口密度/(人·km-2)人口总数/万人人口密度/(人·km-2)
<1000180.87231.00187.46239.41191.73244.87
1000~1300528.97224.51557.25236.51583.96247.85
1300~1600806.46234.52872.96253.86913.56265.67
1600~1900419.13232.67449.47249.51476.21264.36
1900~2200292.80171.49316.60185.43330.30193.45
2200~2500275.03140.44294.48150.38302.31154.30
>250072.60119.9674.90123.7671.30117.81
合计2575.86203.622753.12217.642869.37226.83
(1)概括乌蒙山区人口数量随海拔变化的特点。
(2)说明乌蒙山区海拔1300~1600m地区人口密度一直较大的原因。
(3)推测2000~2005年乌蒙山区海拔2500m以上地区人口大幅度减少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我国部分省区出现“人口零增长”时间(含预计)示意图。

材料二: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总人口为141178万人。与2019年各省抽样调查结果比,其中广东增加了1080万人,浙江增加了606万人,江苏增加了404.8万。而黑龙江则流出了超过603万人,吉林省流出了310万人,分别是全国流出人口第一和第二的省份。

(1)贵州出现“人口零增长”的时间比浙江_________(早/晚)。推测上海目前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_________
(2)黑龙江是目前全国流出人口第一多的省份,你认为影响黑龙江青壮年人口外流最主要的因素是_________,此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等社会文化因素。
(3)与西藏相比,浙江环境人口容量较大的原因是(     )(单选)
A.人均消费水平高B.经济发展水平高
C.矿产资源丰富D.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大

(4)中西部地区大量人口流入广州、浙江等地区,会给当地带来哪些有利影响。
2024-04-25更新 | 4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表为家住上海市的王强对本市2004年至2008年人口部分资料的调查


年份20042005200620072008
户籍人口自
然增长率/%
-1.2-1.46-1.23-0.10-0.71
常住人口数/万人1 7421 7781 8151 8581 888.46


材料二 2012年春运自1月8日起至2月16日止,全国铁路预计将发送旅客2.35亿人,同比增加1352万人,增长6.1%,日均发送旅客588万人。

材料三 我国人口流动示意图



(1)自2004年以来,上海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均呈____增长,而常住人口却持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2)根据上海市人口状况分析,下图能正确代表上海市近期人口年龄结构曲线的是____。

(3)分析A地也能吸引众多人口流入的原因。
(4)图中B地区是人口流出较多的地区,这会对该地区产生什么影响?
2020-03-21更新 | 10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为中国近代史上三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其中以“闯关东”历时最长,迁移人数最多,影响最大。“关东”指东北的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闯关东”以山东人为主、河北及河南人次之。

材料一:山东省地狭人稠,加上黄河下游连年遭灾,人民迫于生计,流入地广人稀、沃野千里的东北垦殖发展。

材料二:鸦片战争后,日俄加强对东北的侵略。清政府放弃封禁,利用人口优势,改以保卫边疆的移民戍边政策。不仅沿途给予交通食宿帮助,迁入东北还分配土地和农具。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黑龙江,由此导致了两地人口迁移的方向出现反转,从而出现了“雁南飞”的现象。

(1)与“闯关东”同时期的我国人口迁移中,按迁移的空间范围分,“走西口”属于____(国内、国际)人口迁移,“下南洋”属于____(国内、国际)人口迁移。
(2)结合材料,列举山东、河北等地老百姓“闯关东”的原因。
(3)分析“闯关东”对当时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2024-04-10更新 | 3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