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 内力作用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27 题号:18833702
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穹窿构造地貌形态大致呈圆形,中部呈穹窿状。规模巨大的弯窿地貌构造通常是由于岩浆侵入或者方向直交的褶皱运动互相干扰而造成的。穹窿外部是沉积岩的盖层,内部是变质岩基底。穹窿顶部岩层易侵蚀,古老的变质岩出露形成复杂的山丛。延庆世界地质公园位于北京市西北部,地处华北平原与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是一座集沉积、构造、古生物、岩浆活动、北方岩溶地貌为一体的综合性地质公园。下图示意延庆世界地质公园红石湾穹窿地貌及其形成过程。




(1)解释穹窿顶部岩层易被侵蚀的理由。
(2)推测穹窿地貌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
(3)简述建立延庆世界地质公园的意义。
(4)为了保护独特的地貌景观并提高当地居民收入,有人建议发展旅游业。评价当地发展旅游产业的条件。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下,硅铝酸盐持续分解出高岭石等黏土矿物,形成灰色风化壳。已形成的灰色风化壳久经化学风化会演变为红色风化壳。夷平面是一种与长期稳定的构造环境相关联的大尺度地貌景观,将夷平面与风化壳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是现代夷平面研究的主流。

辽东半岛埋藏较厚的碳酸盐岩,在地质历史时期曾经历较为强烈的岩溶作用,岩溶作用加速风化壳的形成。随着辽东半岛被逐渐夷平,逐渐形成表层为红色风化壳,下层为灰色风化壳的格局。伴随着气候变化和地壳运动,目前辽东半岛仅存红色风化壳,部分地区表层覆盖风成黄土。下图示意辽东半岛夷平面—风化壳发育阶段。



(1)分析辽东半岛岩溶作用对加速风化壳形成的意义。
(2)目前,辽东半岛未发现灰色风化壳,据材料推测其指示的地壳运动和气候变化特征。
(3)简述黄土覆盖对辽东半岛风化壳的影响。
2023-04-18更新 | 320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下图为雅鲁藏布江谷地示意图,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雅鲁藏布江谷地是西藏城镇最密集,人口最集中的地区,也是西藏最主要的农


业区,这里的农作物具有“个头大、产量高、质量好”的特性。

材料二 墨脱县平均海拔1200米,是西藏高原中的海拔最低、环境最好的地方,该地四季如春、植物多样、年降水量在2358毫米以上,被誉为西藏的“西双版纳”。墨脱公路几次修建几次中断,被称为世界筑路史上最难的一条公路。


(1)指出图示区域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
(2)试从地形、地质和水文角度分析墨脱公路成为世界筑路史上最难修建的公路的原因。
2018-10-06更新 | 155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研究表明,中生代末期我国南部整体地势东高西低,古长江各段尚未连接在一起,古川江与古金沙江在甲地汇合后往南流。至新生代,我国东部岩石圈向海洋伸展变薄,西部青藏高原隆起,逐渐形成西高东低的阶梯状地貌,随后季风加强,古川江流向改变并经乙地向东流,长江各段最终连接在一起实现了大江东去。下图示意中生代末期古长江流域周边地理事物分布。



(1)中生代末期江汉盆地沉积了巨厚含盐地层,分析该巨厚含盐地层的成因。
(2)从地壳运动的角度分析新生代以来古长江流域地势格局发生转变的原因。
(3)推测新生代古川江流向发生变化并经乙地向东流的地理过程。
(4)甲地分布着长江流域唯一一处中生代前形成的钛磁铁矿,科研人员依据江汉盆地中的钛磁铁矿沉积物来判断古长江东西贯通,简析其判断的科学道理。
2020-04-25更新 | 30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