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表形态的塑造 > 外力作用 > 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影响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23 题号:1887748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广东惠州黄洞水库三面环山,为小型水库,水库库区蓄水前土地利用类型为农田,其汇水流域内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覆盖率近80%,最大高差不足200米。图1示意黄洞水库的位置、汇水流域及取样点。黄洞水库中的沉积物大都来源于汇水流域内的土壤侵蚀,因此,可通过对这些沉积物特征的探究反推流域内土壤侵蚀状况,沉积物中的炭屑为山火产物,C/P值(总炭屑浓度与总花粉孢子浓度的比值)可客观反映汇水流域山火情况。一般来讲,孢粉浓度可间接反映植被的覆盖程度,孢粉浓度高说明植被覆盖度好;炭屑浓度可间接反映山火的频率,炭屑浓度大说明山火频率高。图2示意黄洞水库1960-2009年沉积物平均粒径、C/P值和汇水流域降水统计数据。

(1)水库有防洪、发电、航运、灌溉、养殖、旅游等功能。据此推断黄洞水库修建的主要目的及判断依据。
(2)研究者发现1963年黄洞水库流域发生放火烧荒开垦耕地的人类活动。根据图2,请为研究者寻找理论佐证。
(3)据材料分析2000-2005年该水库流域范围内土壤侵蚀状况及原因。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下图所示为我国东部某地区地质构造与地貌景观,A、B两图分别为②、③两地的景观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甲山岭的形成过程。
(2)乙、丙两处,更可能储存石油、天然气资源的是   处。
(3)影响图中①处地表形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4)A、B两图所示地貌类型的名称分别为A  ,B  。简述两图所示地貌形成过程的共同之处。
(5)图中显示出的水循环环节是               
2017-12-13更新 | 11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倒石堆是高山上岩石经风化作用后堆积于陡坡坡麓的岩屑堆积体。长白山二道白河源头地区因温度变化、冻融等因素导致物理风化作用强,倒石堆分布广泛。倒石堆在重力和水动力共同作用下缓慢向下移动。研究小组对靠近山脊处NO3倒石堆研究发现,该处倒石堆向下运动速率冬(春)季远大于夏季。

左图为倒石堆地貌示意图;右图为长白山二道白河倒石堆分布。



(1)描述斜坡上倒石堆岩屑堆积物的形态及空间分布特点。
(2)分析二道白河源头地区物理风化作用较强的原因。
(3)分析NO3倒石堆向下运动速率冬(春)季远大于夏季的原因。
2023-11-08更新 | 46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土高原某区域处于半湿润向半干旱区的过渡地带,该区域侵蚀作用的季节差异显著,水土流失严重。下图示意黄土高原某区域。



(1)说明形成黄土高原地表形态典型特征的主要地质作用。
(2)人们常用“穷山恶水”来形容当地恶劣的生存环境,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3)说明把当地“穷山恶水”变为“绿水青山”的主要工程措施。
2021-05-23更新 | 27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