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 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 > 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 > 粮食生产安全的资源基础 > 我国粮食安全现状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457 题号:18878589

辛普森多样性指数是指从一个群落中连续两次抽样所得到的个体数属于不一种的概率,可用于表征粮食作物种植结构类型的多样性特征,指数越大,表明种植结构类型越丰富,各类粮食作物分布越均匀。下图为2004-2020年我国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及其播种面积占比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04—2020年我国(     
A.主粮(稻谷、小麦)产量呈现轻微波动B.粮食作物结构安全呈现明显的不稳定状态
C.大豆播种面积占比因气候变暖而增加D.辛普森多样性指数下降使主粮安全性提高
2.近年来我国玉米播种面积占比总体增加的原因可能有(     
①国家政策支持②出口规模扩大③城镇化水平提高④市场需求量增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新中国成立初期,南方地区是我国粮食的主产区和输出区。保障粮食安全一直是我国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下表为1985年和2018年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量(单位:亿吨)变化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区域/产量年份东北地区黄淮海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江南和华南地区全国
19850.360.820.770.933.79
20181.201.440.99.0.966.21

1.与北方粮食主产区相比,南方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生产优势是(     
A.水热更充足B.土壤更肥沃C.耕地更广阔D.耕作历史更悠久
2.近年来,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的南运量增加,是因为南方粮食主产区(     
①耕地面积减少②农业结构调整③生态环境恶化④种植技术滞后
A.③④B.①②C.②④D.①③
3.粮食生产格局变化带来的显著影响有(     
①粮食区域供求矛盾日趋缓和
②区间交通运输压力增加
③北方水资源短缺程度加剧
④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6-17更新 | 451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中国目前耕地非粮化率约为27%,呈现增长趋势,且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其中西南地区耕地非粮化率高达46%。近年来,四川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尤其是以省会成都为中心的成都平原地区,各项经济建设对耕地的占用与破坏问题突出,且耕地非粮化种植行为凸显。下图示意2000—2019年成都平原耕地非粮化面积与耕地非粮化率时序演变特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期间,成都平原耕地非粮化面积与耕地非粮化率演变可反映出(     
A.耕地非粮化面积增长幅度较耕地非粮化率大B.耕地非粮化面积与耕地非粮化率变化趋势相反
C.耕地安全保障逐渐提高D.粮食安全保障压力增大
2.影响成都平原耕地非粮化的主要原因有(     
①经济作物替代传统粮食作物
②自然灾害频发,农业复种指数下降
③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吸引农村劳动力转入非农行业
④耕地利用强度过大,土壤肥力下降显著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4-03-15更新 | 967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3】读福建省某山区县1960~1990年有关情况的统计资料,回答1~2题。
年份
森林覆
盖率(%)
耕地面
积(km2)
年降水
量(mm)
气温年
较差(℃)
河水含
沙量(%)
粮食总产
量(万吨)
人口
(万人)
1960
39.7
100.6
1560
18
1.3
9.9
41.5
1990
20
132.8
1080
25
3.8
12.5
62.8

1.从1960年至1990年,下列各项统计中变化幅度最大的是
A.森林覆盖率B.河流含沙量C.人均耕地面积D.人均粮食产量
2.造成该地30年中粮食单产变化的原因是
A.农业科技发展B.人口增长加快
C.毁林开荒导致气候恶化D.耕地面积增加
2016-11-26更新 | 68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