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区域产业活动 >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 农业的区位选择 > 农业发展 > 农业发展方向与措施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224 题号:18933250

苏北平原上的沿海城市盐城市,农户人均拥有田地略超两亩(0.15亩=100m²),但是每户所拥有的田地块数多,分布分散,地块较小。自2019年开始,盐城市进行“小田”变“大田”整治,地块平均面积大幅增加。按地块等级,种田户对大小有差异的地块进行承包种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小田”变“大田”整治前,盐城市农户拥有的田地分布分散的原因是(     
A.地势起伏不平B.道路切割破碎
C.田地质量差异D.住户分布分散
2.与“小田”相比,“大田”(     
A.单位面积种植成本更低B.田埂的总数量更多
C.单位面积土地租金更低D.主要种植经济作物
3.盐城市“小田”变“大田”后(     
A.主粮消费结构改变B.农田所有权变更
C.农业生产效率提高D.农业就业率提高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光伏技术是一种把太阳能直接转化成电能的技术,一般的光伏发电场因占地面积大,授资大,而制约了其发展。光伏温室大棚将光伏发电与温室大棚生产格结合:棚顶太阳能发电、棚内发展农业生产。读下面我国某地光伏温室大棚结构示意图和实景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光伏组件与地平面夹角、影响光伏温室大棚生产效益的因素分别是(     
A.气候类型地表形态B.海陆位置大气环流
C.纬度位置太阳辐射D.地势起伏土壤性质
2.可持续发展角度看,与传统农业大棚相比,光伏温室大棚的主要优势是(     
A.开发清洁能源,提高土地利用率
B.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立体农业
C.增加就业机会,保护农业生态
D.增加农作物品种,提高经济效益
2022-07-18更新 | 165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城乡流动行为导致传统家庭代际空间分隔,在农村形成新的代际组合方式。不同代际的家庭成员在劳动能力、责任分工等方面的明显分化,又形成了强弱不均、类型多元的农户类型(图)。家庭代际组合状况是农户作出最优耕地利用决策的重要依据。完成下面小题。

1.中坚型农户将耕地转出的现象在我国东部地区尤为突出,主要原因是东部地区(     
A.农业生产成本较高B.农产品市场需求大
C.非农就业机会较多D.耕地细碎化程度高
2.老幼型农户倾向于(     
①种植经济作物②撂荒耕地③种植粮食作物④种植林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3-06更新 | 948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某镇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当地居民适应自然环境建造了稻作梯田,有着悠久的稻田农耕文化历史。2005年,该镇的“苗寨吊脚楼”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某研究小组对该镇进行调查,发现1977-2020年该镇常住人口数量、稻田面积均发生变化(图),且成片的稻田明显减少;随着美丽乡村建设和全域旅游开发出现“人增田减”的现象,且稻田面积减小的地区集中在远离村落和靠近村落的地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近年来该镇出现“人增田减”现象的原因是(     
①美丽乡村建设推进,基础设施改善②现代农业开发,产值高,人口回流③喀斯特地貌石漠化导致耕地退化④种植结构变化,稻田转变为菜地和果园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经调查发现当地稻田破碎化现象严重,推测开展此项调查研究时需要借助的现代地理信息技术是(     
A.RSB.5GC.GISD.BDS
3.从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角度,当地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保护稻作梯田景观和传统农耕文化B.保护和修茸传统村落
C.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D.严格保护基本农田,禁止农田非粮化
2023-05-13更新 | 26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