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球上的大气 > 热力环流 > 热力环流的成因、原理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9 题号:18945771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就“城市热岛”现象对北京市展开了研究。下图为“北京市近地面多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单位:℃)”(图I)和“北京城市环流模式示意图”(图II)。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二:密云水库(左图)是北京最大的饮用水源供应地,白河和潮河汇入密云水库后,通过潮白河入渤海。学生调查发现,在北京的西北部植树种草有利于密云水库水质清洁。右图为该区域水循环过程示意图。


(1)根据图I回答,北京市近地面多年平均气温的主要分布特点是____;在图II中画出北京市区与郊区间的大气热力环流示意图____
(2)请为学习小组提出缓解北京市城市热岛效应的合理措施。
(3)密云水库参与的主要水循环类型是____,主要判断依据是____
(4)从水循环角度分析植树种草对密云水库的作用。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下面甲图为“某区域近地面等压面分布图”,a点和b点的纬度相同,乙图为某天气系统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该地区正处________季(填冬或夏),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热力环流角度考虑,a点空气的垂直运动方向是________,a、b两地空气的水平运动情况是________
(3)乙图所示的天气系统分布在________半球(填南或北),在甲图的陆地和海洋这两个区域中,容易形成乙图所示天气系统的是________(填陆地或海洋)。
(4)乙图各点中,最有可能正在经历暴雨天气的是________,B点的天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11-26更新 | 21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如下图为我国西南山区的传统民居穿堂风示意图。



(1)只考虑天气状况的影响,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A.B.C.D.
(2)与“穿堂风”的形成有关的地理原理最符合的是(       
A.热力环流B.温室效应
C.热岛效应D.大气受热过程
(3)图中“穿堂风”的气流运动方向是______,试比较流入区和流出区气温、气压差异______
(4)图中“石质地面”在增强穿堂风中的主要作用是(       
A.增加地面的平整度,便于通风B.减少下渗,增加湿度
C.增加房屋前后温差D.降低夜晚庭院温度,便于纳凉
(5)要使房屋背后的山林夏遮荫、冬挡风,最适宜栽植的地带性植被是(       
A.落叶阔叶林B.常绿硬叶林
C.常绿阔叶林D.针阔叶混交林
2019-12-11更新 | 21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用箭头在图中标出热力环流的方向。
(2)图中热力环流形成过程中各个环节发生的先后顺序________。
①甲、乙两处冷热不均                 ②空气发生水平运动
③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异             ④空气垂直运动
(3)甲、乙、丙、丁四点的气压值,按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四点的温度值,按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
(4)假如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则甲、乙之间的风向为________。
(5)假如图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则表示郊区的是________地;假如图示环流为海陆热力环流,若甲地为陆地,则此时为________(白天/黑夜)。
(6)一般情况下,甲地为阴雨天气,乙地为晴朗天气,两地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
2020-12-04更新 | 3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