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球上的水 > 相互联系的水体 > 陆地水体之间的水源补给关系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23 题号:18965968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沙丘与湖泊共存是沙漠中的独特景观。与沙丘共存的湖泊多为地形低洼处的地下水出露而成。干旱的气候、丰富的地下水和盛行风向的改变,影响着沙丘和湖泊的演化。科学研究表明:新月形沙丘形成后,沙丘背风地带地面水平方向上出现风速差异,风速差异引起气压差异,风速与气压呈负相关。我国巴丹吉林沙漠中某湖泊经历了从月牙湖到双湖的演化过程:在阶段I形成月牙湖,在阶段Ⅱ该湖所在地区气候曾一度极端干旱,新的新月形沙丘形成后,月牙湖演化为双湖。下左图示意新月形沙丘形态及其背风地带地面水平风速分布,右图示意巴丹吉林沙漠某湖泊演化的不同阶段。



(1)指出a、b间的风向并简析原因。
(2)分析阶段1月牙湖形成的过程。
(3)从气候变化的角度,推测阶段Ⅱ月牙湖变成双湖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新疆地区图。



(1)L湖是淡水湖,请据图说出依据并说出乙河对L湖的作用。
(2)据图分析山脉A南北两侧绿洲分布的差异及原因。
(3)20世纪50年代,B河流域下游还是广袤的水草丰盛的湿地;现在,这里湖泊干涸,一片盐碱和流沙。若恢复B河下游的生态环境,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2020-04-28更新 | 64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秦汉时期,关中地区是中国最富庶的地区,当时其耕地占了全国的三分之一,人口占全国的30%,财富占全国的60%。泾水多泥沙,郑国渠是秦代修建的引水灌溉工程,渠首位于泾水进入关中平原的谷口。郑国渠充分利用了当地的河流和地势特点,干渠和支渠组成庞大的灌溉系统,将渭河以北的数万顷盐碱地改造为旱涝保收的良田。下图为郑国渠示意图。

(1)简述秦汉时期关中地区农业发达的自然原因。
(2)据图说明郑国渠引水灌溉工程选线的优点。
(3)郑国渠在历史上损毁严重,几乎代代都要重修,最后灌溉规模不足最盛时的四十分之一。简述古代该工程损毁严重的原因。
(4)从地形、地质、水文特征等方面,简要分析图示渭河干流河段不宜建设水电站的原因。
2018-05-17更新 | 360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2年6月以来我国南方多地经历了区域性高温天气过程。下图为2022年6~8月全国平均气温距平(与平均气温的差值)分布图。

(1)说出与多年夏季平均气温相比,我国2022年夏季平均气温的特点。

表1重庆市2022年夏季气温和降水量

6月7月8月
气温/℃25.529.432.5
降水量/mm178.791.340.9

表2重庆市多年平均夏季气温和降水量

6月7月8月
气温/℃24.627.727.6
降水量/mm184.5168.3139.1
(2)据表1、表2绘制重庆市2022年夏季及多年平均夏季降水量柱状图。说出与多年平均相比,2022年重庆市夏季降水特征及主要原因。

四川省是我国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基地之一,2022年夏季川渝地区出现了电力供应紧张状况。

(3)简述2022年夏季川渝地区电力供应紧张的主要原因。
2022-11-03更新 | 50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